惠存巷位于泉州城南,东起中山南路,西抵楼仔下巷。因巷内曾有一座惠存庙而得名。
这条不足百米的城南小巷,却有泉州百年前的供电公司旧址;有放排人在古城最后的遗存;还有泉州独特的宋末二帝信仰,令人追忆回味。
惠存巷口曾有一座金刚亭,上世纪20年代辟建中山路时,金刚亭迁至惠存巷南侧的小巷,这条小巷就有了金刚巷的名称。当时行人如果从南大街南下,走到惠存巷和金刚巷就不能前行,这里布满民居,需要东折至南岳宫口,再从南岳后街、义全后街、寮仔街继续南下。
巷口还曾有一座科名坊,名为“甲戌进士坊”,为明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苏希栻等立,清道光年间尚存,也在辟建中山路时拆毁。 □本社记者 王了 文/图(除署名外)
稿件来源:泉州网 泉州文旅集团
电灯公司:
1917年开始为市区供电
据《鲤城区志》记载,泉州城区最早的路灯照明始于1917年,覆盖面很小,只在城区中心路段设置,直至1952年,城区路灯也仅有165盏。
据泉州文史作家蔡永怀介绍,1913年,泉州清末贡生谢俊英,地方绅士龚显鹤、苏应南、李丹臣、陈启伦等人发起创办泉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龚氏姻亲鼓浪屿菽庄花园主人林尔嘉投入巨资,集资约十万银元,在市郊菜洲设立发电厂。1917年正式营业,日发电约5小时,用3.3千伏电路向市区供应照明电,供应南街(后来的中山路)、新门街、东西街一部分商铺住家用电。
时值社会动荡,政府机关、驻军任意接线,发电机组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1930年被迫停止发电。1932年归侨蔡子钦、陈清机、万福来等人引进外资,改组为泉州电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当时的中山南路400号、507号设立办事处。1950年成立工会,王大毅任主席,在中山路办事处设立图书阅览室,创办“电光报”,繁荣职工的文化生活,二、三楼后改为职工宿舍及值班室。
据惠存巷的洪秋培、彭国来等老居民介绍,附近居民习惯称这家公司为“电灯公司”,上世纪50年代,还是孩童的他们经常跑到电灯公司玩,当时挂着门市部的招牌,楼上楼下办公,附近居民常常聚在这里泡茶聊天。
放排厝:
或为放排人在古城的唯一遗存
惠存巷19号是一栋带阳台的两层小楼,如今已是危房,与周围建筑不同,这栋小楼的坡屋顶上覆盖的是黑色瓦片。据对面惠存巷16号主人彭国来介绍,记得小时候这栋楼街坊称之为“放排厝”,以前放排人将杉木、竹子等放排到伍堡码头,会到这里来吃饭住宿,因为抵达时间不确定,有时半夜抵达,经常在睡梦中听到这里热闹的谈话声。
彭国来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城南防洪堤没修好之前,城南遇到暴雨经常淹水,地势偏低的惠存巷更是常遭水患,平时淹及膝盖,家中能搬的东西都搬到阁楼存放,家人会到对面的放排厝楼上避水。
泉州南门兜的码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伍堡溪由于航道深、港面广,古代中外贸易繁盛,此外,从安溪、永春、德化、南安山区砍伐的杉木,沿晋江放排到笋浯江,进而在伍堡街一带形成杉场,在发展过程中,放排人意识到传统个人经营落后,便投资入股,形成商会,在伍堡街附近建房设场,作为食宿和堆放货物的场所,比如永春湖洋人就在伍堡街成立了木材行“湖协成”。
蔡永怀说,这座放排厝可能是南安九都(现山美水库一带)放排人的集体房产,屋顶的黑色瓦片与附近建筑的红色瓦片不同,保留了山区建筑的特色,这里可能是放排人在泉州古城的唯一遗存。
惠存巷12号: 医生世家
惠存巷12号是洪秋培医生的老宅,平时无人居住,隔壁屋顶长满炮仗花,洪家一般在逢年过节回来这里祭祖。
洪秋培回忆说,洪家世代居住在惠存巷,祖父在城南米店帮工,外祖父行医,后来父亲洪丕焕在惠存巷的家中行医,记得当年有一块黑底白字的招牌在门前横跨于惠存巷中,上面写着“中医师洪丕焕寓”。由于父亲医术精湛,有些患者从晋江、南安等地前来问诊。
洪秋培介绍说,其父进入泉州人民医院工作后,最开始带了三个徒弟,其中一位就是后来的著名中医林和禧。
据老中医林和禧回忆,洪丕焕先生是自己的第一位中医启蒙老师,他眉目宽阔,面庞微红,额头上有三条分明的抬头纹,目光深邃,身材魁梧,给人以一种宽厚可信的印象。其行事作风严谨小心,一丝不苟,在带徒授业方面从不敷衍。一开始就教他“字无千日功”,作为一名医生,处方的字要写得端正、漂亮、一清二楚,这样药方配方才会不出差错。还有教他认真背诵《汤头歌诀》,不会背就别想当一位好中医。这些都对他今后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洪秋培也记得惠存巷经常发水患的往事,记忆中在1956年前后,中山路的水从南到北一直淹到基督教泉南堂附近,惠存巷中的水竟然淹及门楣,只得跑到中山北路同学家中暂避。后来修防洪堤的时候,他和泉州六中的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跑到东岳山挖泥巴,至今记忆犹新。
洪秋培和夫人孙婉慧是上世纪60年代初福建中医学院的同学,后来都成为人民医院的医生,洪秋培曾任人民医院副院长,如今儿子已是洪家从医的第三代了。
惠存巷21号: “山外青山楼外楼”
位于惠存巷尾的林家当年范围很大,林家媳妇李乌敏老人生于1930年,据她介绍,当年林家祖上或是当官的,才置办下这么大的家业,后来分为了5户人家,如今的21号是当年大厝的书房所在地,也是惠存巷内少见的古厝,曾有剧组来这里取景拍摄。
林家属于“池亭林”,据传是宋代诗人林外的后裔。林外,字岂尘,号肇殷,宋代晋江永和镇马坪村(古为马平村)人。
南宋皇都临安(今杭州)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曾有过一首无题的 “墙头诗”,后以《题临安邸》为名家喻户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落款难以辨认,一说“林升”,一说“林外”,一说“林洪”。林外的后裔较多,遍及闽南和东南亚等地。
辅德庙: 泉州独有的宋末二帝信仰
惠存巷尾有一座辅德庙,据巷中老人们回忆,最早惠存宫在附近的幼儿园内,后来惠存宫被毁,又在此处建起了辅德庙,祀奉日月太保。
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下,幼帝赵昰与弟弟赵昺被迫南逃,从温州至福州,又在泉州短暂停留,最后到广东,崖山海战后宋朝灭亡。泉州是赵昺的封地,两位幼帝去世后,泉州百姓怀念前朝,惠存巷附近的一堡码头民众在一堡率先创立泉郡日月太保宫,供奉赵昰、赵昺,成为泉州独有的民俗信仰。由于担心被朝廷发现,对外称为供奉着保护儿童的神灵。至今,一堡宫附近仍有“认契子”习俗,居民得子,会到日月太保神像前拜日月太保为“契爸”,祈求养育平安。辅德庙距离日月太保宫不远,据巷中老人回忆,当年两处雕像取材于同一根木材。
泉州独有的宋末二帝信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令人回味的历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