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德化县以被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努力探索打造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在全省率先启动以“瓷名天下 爱满德化”为主题的“爱心幸福城”创建活动,科学统筹、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截至目前,全县建设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覆盖面100%。共注册志愿服务团队390个,注册志愿者5.4万多人,策划志愿服务项目951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万多场次,参与志愿者28万多人次,受益群众近百万人次。
持续发力筑牢中心“压舱石”
“立足德化城镇化率78.6%,全县2/3多的劳动力和95%的中小学生集中在城关的实际,我县构建‘1+18+217’文明实践体系,以5个保障为文明实践纵深推进保驾护航。”德化县委文明办主任陈正忠说。
近年来,德化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建立县领导挂钩联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制度,定期下沉实践中心、所(站)指导,并建立工作台账。设立县级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协调指导全县志愿服务工作。与此同时,该县不断完善机制保障,制定德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定期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会商联席会,传达上级精神并部署工作。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各级文明单位与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共建。
此外,德化县加强经费、队伍和考核保障,将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群众自愿捐助为补充的保障机制。今年投入50万元按照“十有”标准重点培育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该项目已列入2022年德化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组建志愿服务总队1支、支队18支、大队220支,志愿者队伍总人数5.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0%,覆盖到全县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共配备专兼职文明实践管理人员236名,定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长、站长专题培训,提升文明实践队伍素质。实践中心每年组织文明实践骨干、优秀组织和志愿者培训轮训2场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全县党建考核、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绩效考评,确保任务落地、取得实效。
便民服务架起群众“爱心桥”
“这边是图书阅览室,那边是文体活动室,社区的许多居民每天都会到我们会客厅看看书、打打乒乓球,这已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我们社区的许多老同志常说:‘现在每天如果没到这边活动活动,就感觉一整天少了什么似的’。”浔中镇富东社区的负责人赖丽月笑着说。
据了解,浔中镇富东社区作为城中心成立较早的社区,小区建成时间早,为开放式小区,配套设施水平较低,人口密度大、成分复杂,利益主体多元,邻里关系逐渐淡薄。为破解这一难题,浔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通过上门走访、发放征集表等方式,形成基层群众的“需求菜单”,依托富东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建立“厝边”会客厅,转变“陌邻关系”,共同筑造一个富有爱心、暖心、热心的社区。
浔中镇富东社区改造升级建设“党建+”开放式小区邻里中心,打造功能多样的开放式老旧小区邻里中心示范,是德化县搭建为民服务桥梁的有效探索。近年来,德化县以“爱心幸福城”为抓手,针对农村空心化、老龄化日益严重,逐步衍生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聚焦乡村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筑梦”云平台,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4张清单,打造多样爱心项目,畅通服务渠道,精准爱心服务,提升服务水平,畅通服务双向对接与认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点对点”“一对一”服务。
与此同时,德化县立足城乡发展“一头重、一头轻”县情,围绕群众所盼所需,提供多元化服务。安排16个乡镇设立驻城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按照“一站式审批”“窗口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模式,将党务、民政、医保等重点涉及党员群众利益、关乎百姓生产生活的事项纳入服务体系,协调“全城通办”乡镇便民服务、志愿服务、政策咨询、司法调解等功能入驻,实现“一个阵地、部门联合、资源共享、集约服务”,免去进城党员群众回乡办事来回奔波之苦。
搭建平台拓展实践“新阵地”
“刚好家里没有油了,我就用‘文明积分’过来换一瓶。”近日,德化县雷峰镇潘祠村的罗阿姨,用平常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赚取的积分,到村里的“文明积分超市”兑换了1瓶花生油。
今年以来,雷峰镇潘祠村“党建+邻里中心”的“文明积分超市”成了村民津津乐道的打卡点。该村对村里的志愿服务实行积分制管理,参与志愿服务的村民可以根据志愿服务的时长和内容,获得相应的积分,并且到“文明积分超市”兑换奖品。
“‘文明积分超市’很受村民欢迎,大家平时聚在一起,经常在聊谁的积分多。”潘祠村超市管理员罗晓玲表示,“大家既能为村里出点力,还能得积分换奖品,真是一举两得。”据了解,超市购买商品的资金来自村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款,以及镇里为民服务发展专项资金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金等,超市的工作人员则由村两委干部轮流担任。
“自‘文明积分超市’运行以来,村民参与村里治理的积极性提高了。”潘祠村党支部书记罗文辉对“文明积分超市”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他说,他们还计划将“最美家庭”评选、道德模范评选、十星文明户评选等内容纳入积分管理,不断拓展文明积分兑换项目,鼓励更多群众参与村里的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和移风易俗。
雷峰镇潘祠村运行“文明积分超市”是德化县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的一道剪影。近年来,德化县通过深入挖掘瓷都群众的生活发展需求,全面打造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乡风文明建设和陶瓷发展服务的八大特色平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打造亮点创建特色“品牌化”
“为丰富文化服务平台,我们在云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云溪刻纸传承工作室,探索云溪刻纸技艺‘以老带新、青蓝相传’传承形式。”杨梅乡政府宣传委员郑金花说。
今年以来,杨梅乡依托云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形式多样的刻纸活动。在元旦、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组织云溪刻纸艺人,创作一系列福文化作品,作品在县城市规划馆、省民间海峡艺术馆展览。同时,由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刻纸教学,让群众、游客在实践站体会刻纸文化,感受刻纸乐趣,不断增进群众对剪纸非遗文化的了解,擦亮杨梅乡“‘剪’承出新”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传承剪刻纸非遗文化。
为进一步挖掘本地资源,提升实践(所)站内涵,德化县通过培育志愿服务精品项目,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亮点和品牌。按照“一站一特色”思路,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点,并带动其他所(站)完成规范化建设。如浔东社区实践站,拓展“网格化+人才+社工”服务内涵,提升未成年人服务效能;兴南社区实践站搭建文体娱乐“大舞台”,开展音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阅读朗诵等文艺活动;浔中镇实践所依托瓷谷仙境柴烧艺术,打造特色陶艺项目,致力于传承陶瓷文化,令千年窑火薪传不熄。同时,全面拓展“文明实践圈”,在进城党群服务中心设立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城关分站,根据乡村进城人员需求,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拓展建设文明实践点,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延伸到企业、社会组织中去。此外,不断深化“党建+”志愿服务,立足“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多元协同”的服务模式,强化资源整合,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和项目,形成“8+N”志愿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吴有森 郭海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