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后要驾驶帆船出海航行……”6岁的涂明荣停下手中的彩笔,郑重地向志愿者老师张玫津“宣布”。大山深处的夏令营里,回荡着他童真稚气的话语,慢慢飘向山外,飘向远方。
昨日是德化县赤水镇西洋村夏令营开营日。这个夏令营非常独特——七名老师,却只有小明荣一名营员。这是德化县多个部门和单位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联合推出的“网格化+关爱青少年”暖心举措。
课程丰富多彩
小营员见识“新天地”
戴云山麓下的西洋村,气温比泉州市区低了许多,但夏蝉未改聒噪,不停地鸣叫。昨日上午10点,志愿者牵着小明荣的手,走过2公里蜿蜒的山路,来到村委会。
虽然夏令营里只有小明荣一名营员,但是志愿者们对3天的课程仍进行了周密安排,包含美术、音乐、心理、体育、象棋、科学等。
第一节课是美术,张玫津引导小明荣挑选他喜欢的图案进行绘画。在众多画纸中,小明荣挑了一张有帆船图案的。认真听完老师的介绍后,他一边辨别图案的颜色,一边选择彩笔,迫不及待地开始给图案上色,一艘彩色的帆船逐渐出现在蓝色的海面上。完成后,他开心地向老师和记者炫耀自己的作品。
休息片刻,在志愿者黄玉杰的帮助下,小明荣开始做科学小实验。将牛奶倒入碗中,加入各种颜料,最后再加点洗衣液,浮在牛奶上的颜料竟然流动起来,绚丽多彩。小明荣惊讶不已,拉着老师的手连问为什么。看着他求知若渴的眼神,黄玉杰用平实的话语详细讲解背后的原理,其间还不时询问他听懂了没有。
“我们还开设了手工、趣味游戏等课程。”现场志愿者介绍,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学习,激发孩子的兴趣,拓宽他的视野,为他以后的学习起到启蒙认知作用。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志愿者给小明荣煮了面条。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午饭,小明荣把碗里的面条拉得长长的,再夹到嘴里慢慢吸,逗得大家笑开了花。“我也会煮饭呢!”看大家有些惊讶,他继续说道,“先把米淘干净,放到电饭煲里,盖上盖子,按下按钮,就可以煮了。就是有时候煮稀饭和面条,放多少水不知道,经常煮坏了……”他说到这里,大家又笑翻了。
多方鼎力支持 七个老师带一个娃
为什么西洋村夏令营这么特殊,只有一名学员?这要从小明荣的家庭讲起。
昨日上午,夏令营开始前,记者跟随志愿者走访了小明荣的家。房子外观和周边民宅相近,但里面有些杂乱。65岁的涂建华是小明荣的外公,患有听力残疾,不善与人交流。他的妻子是外省人,说着难以理解的“普通话”。夫妇俩的独生女涂素英患有智力障碍,生活难以自理。
西洋村党支部书记涂兴树介绍,早年有个贵州籍男子来德化打工,涂素英与其生下小明荣,3年前又生下一名女孩。之后,男子突然离去,再也没有出现。
赤水镇武装部长林亚萍介绍,近年来,各级部门和驻村干部对涂建华一家持续帮扶,并为他们建设安居房,将一家人列入低保和残疾人补助对象。德化女能人联谊会、巾帼志愿服务队等不时上门慰问、帮忙打扫卫生。
“家庭生活基本有了保障,但孩子的教育引导缺乏。”涂兴树说,小明荣没有上过幼儿园,今年9月到读小学年纪,村里打算将他送到国宝中心小学就读,周一到周五寄宿在学校,周末再接回来。村里本来还担心小明荣上学后一时难以适应,后来得知有这个夏令营,终于放心了。
今年暑假,德化团县委、县检察院、县教育局、县残联、县中医院、赤水镇政府、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德化圆梦社工,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联合开设“网格化+关爱青少年”夏令营。
“此次夏令营活动主题是:一人一‘夏’ 打开新视界。”德化圆梦社工负责人林志伟介绍,活动在充分调配资源的前提下,组织返乡的大学生志愿者就近为偏僻山村的特殊儿童开设夏令营。经过摸排,西洋村有夏令营需求,但只有小明荣一个。在了解他的相关背景后,各部门表示,只要师资力量、场地安全等条件具备,可以开设“一个人的夏令营”。“场地选在村委会的村幸福院大楼,志愿者老师从报名的返乡大学生中择优选拔,他们分别是陈小月、张玫津、何俊杰、黄琰、林雨璐、黄玉杰和吴倍仪。”
一切就绪,“一个人的夏令营”昨日顺利开营,为小明荣的未来打开了一扇窗。
□本报记者 廖培煌 林劲峰 实习生 张家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