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宋元时期,我国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经过泉州港漂洋过海,走向世界。近日,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当地文史学者、收藏家、“少林地术拳”第6代传承人黄树煌为记者展示了一把祖传的明代锡兰宝刀,为泉州“海丝”起点再添佐证。□本报记者 罗剑生 通讯员 黄俊鑫 文/图
武术世家
珍藏宝刀200多年
“我家珍藏了一把罕见的明代锡兰宝刀,与海丝文化息息相关。”近日,记者来到黄树煌家,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拿出藏品。这是一把弯刀,长58厘米、宽5厘米,造型古朴、雕工精美,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黄树煌介绍,这把宝刀为祖传之物,传到他已有200多年,先祖一直视如珍宝,从不轻易示人,在特殊年代还差一点被毁坏,能保留至今实属不易。
他介绍,洛阳古街紫云堂黄氏是泉州开元寺檀樾主紫云黄氏始祖黄守恭公次子黄纪公后裔,康熙年间由晋江官头移居至洛阳街。北宋泉州中外贸易的繁荣、洛阳桥的建造作为泉州港扩建的产物,是宋代泉州商贸活动与交通发展的历史见证。他的先祖黄凤南是清代同治年间武举人,精通拳艺,创建武馆、镖局,在当地享有盛名。至今家里还有一些刀、枪、剑等古代兵器流传了下来。前不久由他无偿捐赠给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的相关物品中,就包括一件清代武术器械珍品——福建八斩刀。
关于明代锡兰宝刀的来历,黄树煌认为,泉州港作为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与海外联系紧密,锡兰宝刀应该是郑和下西洋时带到泉州的。明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为了加强明朝与周边国家的朝贡关系,派郑和率领将士,驾驶海船访问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每到一处都会给这些国家带去丝绸、瓷器、书籍等物品。许多国家作为回应,也派遣使节带上自己国家的奇珍异宝,随郑和回到明朝进贡。作为我国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拓展了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促进了当时泉州与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的交流。
明代石刻
曾记载锡兰王子后裔
史料记载,作为第五次下西洋的出发港,郑和与泉州结下了不解之缘。郑和第五次航行圣地麦加之前,慕名至泉州灵山圣墓行香,参加泉州清净寺礼拜,奏修泉州天妃宫,到九日山举行祈风祭典。泉州台商投资区也留下不少与郑和有关的史迹,如百崎回族乡的“接官亭”“郑和堤”,东园琅山的“三宝宫”等。
黄树煌介绍,百崎回族的祖先是经商的阿拉伯人,他们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做生意。大量海外番邦国的器物在泉州进行贸易与流通的同时,也带动区域性文化的交融与互动。至今百崎还保存着“接官亭”“郑和堤”的实物和传说,这条堤岸连接泉州老城区、后渚古港、洛阳古桥和崇武古城,流传着郑和下西洋船队途经此地的丝路故事。
另据《泉州府志》记载,明天顺三年,锡兰国王派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到中国,因锡兰国内政变,王子留在中国,后在泉州娶妻繁衍生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洛阳古街忠烈古庙与黄氏祖厝相邻,古庙现存一块明代去思碑,记载当地乡人纪念知府程秀民抗倭有功,恢复战后商贸发展有方,自发立碑褒扬。值得一提的是,碑中还透露了锡兰王子后裔的踪迹,其作为乡贤参与了立碑的活动。黄树煌认为,泉州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是回、汉等文化的交汇点,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长期生息繁衍,和睦相处,不断融合,共同发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独特闽南多元海洋文化。所以罕见的明代锡兰宝刀在此地域的发现是有历史基础的。
专家鉴定
锡兰宝刀为明代孤品
2020年1月份,台湾著名铸剑大师陈世聪博士来到黄树煌工作室交流,对此宝刀鉴赏并作出评价:“这把宝刀从器型、工艺及品相等元素综合上看,符合明代时期锡兰刀剑特征。刀条呈雁毛弯刀型,直汇刀尖,花纹饰考究、雕工细致、造型精美,采用上乘的‘乌兹’钢打造。宝刀刀尖挺拔有力、刀刃通体贯穿、采用犀牛角柄,整体舒展大方、气势恢宏,工艺尽显华贵,在中国的古董刀剑收藏界实属罕见,是件难得的孤品。”
据了解,黄树煌曾于2020年捐赠给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上百件古代石狮子等藏品,用于高校展出、研究、发挥大学育人和服务社会功能,在知识传播、文化熏陶、精神引导等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