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传承‘晋江经验’ 共享品质泉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直单位专场举行。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主任廖良结、市工信局局长曾钟远、市人社局局长许长春、市商务局局长张小红做主题发布,介绍泉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泉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少伟主持发布会。
□本报记者林书修 陈晓东 实习生金缘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去年7月我市获批全国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以来,市发改委会同市教育局及市直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城市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目前全市职业学校对接“8+4”产业体系相关专业占在校生总数的85%。以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策划24个项目进入福建省产教融合“十四五”规划工程项目,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1.86亿元,其中,泉州师范学院和黎明职业大学均获8000万元资金补助。
深化校企合作。率先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训库,指导盼盼食品、利郎等15家企业入选福建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支持全市职业学校与2400多家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超过1.6亿元。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机遇,泉州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赋能,振兴实体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先后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数字技改专项行动。从设备数控化、产线智能化、流程数字化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
在设备数控化方面,全市4000多家企业开展“机器换工”,推广“数控一代”示范项目产品768个,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60项。在产线智能化方面,全市已培育恒安纸业、九牧厨卫、百宏聚纤、柒牌等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13个,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工厂)67家、智能车间148个、智能化生产线超千条。在流程数字化方面,全市已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18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17家;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2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3个,省级工业互联网APP典型应用案例4个,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3500家以上。
关键词 支持就业创业
坚持把稳就业、促创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泉州立足活跃的民营经济,实施就业稳岗提升工程,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努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创业机会。开展“涌泉”行动,每年动态储备5万个优质就业岗位,与全国100所高校、职业院校建立人才招聘直通渠道;建设1000个大学生实习基地,提供最长1年的见习免费住宿;建设30个产业人才技能培训基地和50家公益性创业学院,每年提供不少于5万人次的职业技能、创新创业培训机会;开发5万个免费创业工位,让各类从业人员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平台。
及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十年来,全市支出就业补助资金8亿元;兑现稳岗返还资金16.23亿元,惠及企业11万家次、参保员工40万人。推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在全省率先取消10万元以下反担保要求,累计发放贷款3.12亿元,支持创业项目2640个。由市属国有企业牵头设立规模1亿元以上的天使投资基金,每年遴选50个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投资支持。
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劳务品牌。泉港开发“1小时灵活就业”平台,打造“1小时灵活就业圈”;晋江建设零工服务平台、零工驿站,提供“全链条”零工服务;石狮建设“狮城零工市场”,在所有镇村设立招聘集市,助力本地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关键词 推动农贸市场改造
菜市场,大民生。近年来,泉州围绕优化市场布局,改善市场环境,完善投资保障、运营管理和政府监管机制,强化供给保障、价格稳定、食品安全、卫生整洁等公益性功能,着力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
制订《泉州市中心市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三年行动方案》,现已对中心城区东美、万安、旺角、龙宫、双阳、石崎等16个农贸市场进行整体升级改造或局部提升工作,累计已完成市场改造面积超4.5万平方米。
稳步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对市场管理人员进行调整充实,完善“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两个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市场经营管理与经营者自我管理互相融合的市场管理体系,让经营者进得来、留得住,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