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时政·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8月9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推出“惠”企“安”商“组合拳”
——访惠安县委书记王春雷

近年来,惠安先后迈过了千亿经济总量和百亿财政总收入两个大关,产业结构和城市能级正加快实现“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项目引进落地、还是企业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惠安县委书记王春雷表示,惠安将继续传承弘扬“晋江经验”,主动融入泉州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大局,坚持存量和增量、主体和载体、硬环境和软环境“三个并重”,着力打造让企业得实“惠”、让项目“安”下来的营商环境“惠安样板”。

□本报记者 林书修

记者:营商环境是吸引项目落地的核心因素。惠安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春雷:对市场主体来说,机遇转瞬即逝,时间就是金钱。我们坚持换位思考,聚焦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审批服务3个关键环节,探索推出了一套“惠”企“安”商的“组合拳”。一是对赌选资,让履约更快。坚持既要结交“新朋友”、深交“老朋友”,更要择交“好朋友”。探索建立“对赌式+保证金”招商选资机制,准入前就“一企一策”约定建设期限、投资强度、亩均效益等指标,达到要求则兑现优惠政策,达不到则收回用地;与业主设立共管账户,由业主缴纳“履约保证金”,若按期建设则作为工程款支付,未按期投建则按比例扣除。今年以来,累计签约引进项目86个、总投资1017亿元。二是建好载体,让落地更快。针对用地审批、厂房建设耗时长的问题,主动靠前作为,把净地资源和发展载体先准备好。深入实施“万亩征地”“腾笼换鸟”专项行动,新征土地1.1万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25亩,获批成片开发方案18个、5700亩。坚持“筑巢引凤”,滚动推进3个市级标准化园区建设项目,按照“两体两中心”“三房”配备,打造适宜产业发展的物理空间,为初创期企业提供拎包入驻、轻资产运作的成长环境。目前,惠芯人工智能智造产业园已吸引35家企业意向入驻。三是能简尽简,让审批更快。创新工程项目“拿地即开工”模式,提前介入项目立项、环评、能评、水保等环节,实现从“接力跑”到“同步走”,工程规划和建筑施工许可办理期限均压缩至2个工作日。同时,推行“分段式审批”模式,将工程建设环节细分为“基坑、地下、地上”3段,逐段办理施工许可,实现边审批边建设。今年以来,已有丙烯腈、灿辉环保面料等7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中化人才房、远洋智创空间等8个项目落实“分段式审批”。

记者:惠安民营企业众多,面对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企业最大的困难或最急迫的需求点在哪里?惠安又是如何回应的?

王春雷:当前,企业面临着疫情防控、成本上升、用工短缺、市场萎缩、融资困难等实际情况,亟待政府纾困解难。我们深知“留住青山,才能赢得未来”,坚持从企业最有感的问题入手,把最实在的红利送到企业主手上,把最暖心的服务送到企业主心坎里,让企业真正得实“惠”。一是政策加码。在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政策红利的基础上,叠加推出“工业七条”“惠十条”等一揽子扶企政策,累计兑现惠企资金4.5亿元、退税减税降费6.34亿元、延缓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收2.19亿元。特别是发动600多名驻企服务员为企业量身定制“红利账单”,让企业看得到、享得到,一目了然、一单兑现。该做法也获得了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报道。二是互动加频。深入开展“领导下一线、局长走基层、干部下车间”活动,累计协调解决企业痛点堵点问题1300多个。特别是疫情期间,建立“专项会商、专员挂钩、专线响应”三项机制,聚焦人安居、车畅行、物流通等问题,逐一点对点服务,有力保障92%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连续生产。三是链条加固。靠前梳理县域内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关系,促成了一批产能协作、供给配套。牵线中化、达利等14家龙头企业开展县域内产能对接20多家次、合同金额超4亿元。四是稳岗加温。在全市率先推出就地过年政策礼包,吸引近万名外来务工人员留惠过年、占比超40%;在全省首创直补员工的做法,将岗位补贴直接打到员工工资卡上,惠及近3万人次、800多万元。五是金融加力。持续开展“融资畅通、金融赋能”系列活动,推动银企连线5场次、签约授信超70亿元,累计发放抗疫贷款46亿元,为455家企业办理展期续贷、延期还款等17.58亿元。

记者:当前,“放管服”改革正推向纵深。请问,惠安在企业最有感的政务服务方面,有哪些好做法?

王春雷:今年以来,我们对标落实省委“三提三效”行动部署,聚焦“三个一公里”,创新探索“353”服务法,实现“马上办”“就近办”向“网上办”“一次办”升级。目前,全县“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99.95%。一是“三个专班”打通“最先一公里”。成立企业设立登记、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三个专班”,从企业落地到项目开工建设,由帮代办专员全程介入提供“妈妈式”服务,做到一次性告知、协调处理、跟踪落实、及时反馈。今年以来,180个项目实现全程代办。二是“五大专区”打通“中间一公里”。划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交易、企业开办、市政服务、惠企民生“五大专区”,实行“1+N”牵头协同联办模式,让便民惠企的高频服务事项更高效。比如,二手房交易办理时限由原来3个工作日内办结直接提速为即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小时等。三是“三个专窗”打通“最后一公里”。设立惠企政策、复工复产、“办不成事”反映“三个专窗”,设置线上政策查询模块并开通服务热线,快速收集、转办企业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能落地。今年以来,汇集各类惠企政策39份,累计办理企业复工复产相关办件2880多件,收集企业反映疑难事项31个、全部解决解答到位,政务服务满意度达100%。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深读
   06版:都市·社区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财富
   09版:经济·财富
   10版:地方新闻
   11版:综合
   12版:旅 游
   13版:健 康
   14版:清源 新悦读
   15版:要 闻
   16版:综合新闻
推出“惠”企“安”商“组合拳”
全市自建房安全
专项整治持续推进
我市举办第六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