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为第一平台 “国际范”与“闽南味”相得益彰
曾几何时,“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印象烙在晋江的土地上。虽然工业化早早兴盛,却也留下城市化滞后的发展短板。直面痛点,晋江以“全市一城、城乡一体”的布局推动城市化建设。如今,晋江聚集了众多的国内外“唯一”和“第一”,“体育名城”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攀升。
放眼泉州,“一面入世遗,一面破万亿。”《中国新闻周刊》把“2021年度活力城市”“2021年度城市”授予泉州,以“双面泉州”评语为城市写下时代注解。这样既对立又统一的特质,正是一座城市散发耀眼光芒的核心。
新与旧、传统与新潮、保护与开发,在当下的泉州找到了一个契合的平衡点。这座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正唱响千年古城与海丝新城联动发展的“双城计”,走向新型城镇化。
新,是理念上的新,在城市规划上对未来产业容纳和人民生活舒适的充分考量。
泉州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坚持“留、改、提、拆、建”并举,高效协同实施全市24个片区有机更新。力争用3—5年时间形成一批基础设施健全、高端功能完善、城市形象良好的片区,全力打造面向未来的“两江一湾”海丝新城。
新城核心区中央商务区加速崛起,实施高端产业集聚工程、生活商业配套工程、教育医疗扩容工程、文旅氛围营造工程、社区服务拓展工程的“五大工程”,全方位提升商气、人气、烟火气。不久前,一场“世遗霓裳”跨界设计秀在中央商务区的“四朵金花”举行,以新潮、立体的国际化表达诠释泉州世遗和非遗元素,让文物“活”起来,用世界语言描述泉州。
与历史、与艺术、与文旅、与生活的交织中,各地绽放出斑斓色彩——蔡国强艺术馆落地泉州台商投资区秀涂片区,陈文令在安溪金谷溪畔建造30亩金谷溪岸艺术园,蔡崇达参与设计的“母亲的房子”图书馆落地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引进”艺术新风尚,“输出”多元泉州文化。
旧,是对传统的守护,对乡愁的保留。
“2020年偶然回乡探亲,晋江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震撼,很快就决定回梧林投资创业。”在外打拼多年的80后蔡灿艺说,梧林传统古村落、五店市传统街区等延续文脉记忆,成为越来越多人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和国内文化旅游目的地。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同于许多别的世界遗产,泉州不是单点或者小区域获评,22个遗产点从山里到海边分布于广袤空间,可以说是整座城市得到世界性的高度认可。
无论是把传统村落打造成新的文化地标,还是20年申遗之路,一以贯之的是“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的初心——以集中了8处世界遗产点的核心区泉州古城为例,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相继启动金鱼巷“微改造”项目、中山中路综合提升工程、中山路周边街巷整治提升工程,以“绣花功夫”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历史文脉。
“泉州申遗成功,进一步凝聚提升泉州的城市合力,这种力量虽然无形,但强大、长久、可持续。”泉州市文旅局局长李伯群说,入列世界遗产让泉州城市的文化自信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打造“世界的古城 活着的古城”目标更加深入人心。留住乡愁、延续文化脉络,群众获得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成色更足。“申遗成功是起点,保护是目的。泉州正接力在创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人才为第一要素 掌握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密码”
以人为核心,向着建设“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的品质之城奋进,泉州已然有所收获、逐步示范全国。
多元、平等、包容的泉州城市特质,在“引人、用人、留人”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外地员工、本地员工一个样!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定期定点为员工举行专业培训。同时按行政岗和技术岗分类规范公司员工的晋升、晋级工作流程。”华宇铮蓥集团总裁苏成喻介绍,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纺织经编生产基地,公司有员工30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外地人,一律解决住宿、子女上学等问题。
2017年,泉州市人才“港湾计划”正式启动,向全球各类人才抛出富有诚意的“橄榄枝”;今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同时推出“五个一百”措施,从打造百万高素质制造业人才大军、建成百家高能级制造业人才平台、实施百个高质量制造业科创项目等方面着手,全力建设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6月,在现有人才“港湾计划”“1+1+N”政策体系的基础上,重磅推出“涌泉”行动20条,把引才目标从高层次人才拓展到高校毕业生、技师队伍以及其他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打造青年人才向往地、青年发展友好城、创新创业首选地。
城市化的“上半场”是用廉价的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和人才;“下半场”是用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泉州将七成五以上的财力投入民生,不遗余力打造“品质泉州”——
城镇化,晋江成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在全省率先实行居住证制度;石狮坚持全域一体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镇化率居全省县(市)首位。
稳就业,泉港开发“1小时灵活就业”平台,打造“1小时灵活就业圈”;石狮建设“狮城零工市场”,在所有镇村设立招聘集市,助力本地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20年来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88.3万人。
优医疗,泉州8个县域组建了1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县域全覆盖;连续两年蝉联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第一名。
强教育,泉州仅去年就新增幼儿园学位9000个、中学学位1.5万个;引入清华附中、人大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
各种高质量配套的完善,让泉州渐成品质之城,也吸引更多人在这里奋斗,追求自己的梦想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