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泉州“狮”话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8月23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如“狮”进取 勇闯“南洋”
老宅屋顶狮叱咤风云
明代铜狮威猛强悍
内心的强大刻画在石臼上
明代剑鞘狮威慑人心
“番客”笑对艰难,在狮子身上也能找到影像。
石湾窑对狮萌动喜庆
矿物彩木雕狮美轮美奂
闽南古建胶趾狮流韵悠远
神轿的杠口狮气势非凡
青石镏金狮灵动可爱

收藏家是文明传承的火炬手,他们对文化艺术的不懈追求与保护,为延续优秀文化遗产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文明传承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与人生感悟,则是对收藏家最大的回馈。

市区的王先生,就是一位生活中十分低调,却在圈内颇有名气的收藏家。近日,在他家中,记者看到琳琅满目的藏品摆满整栋屋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家就是一座收纳古老中国、述说闽南传统文化的博物馆。

而在这些年代久远、品类众多、意蕴深厚的藏品中,各种狮子老物件不一定是最突出、最显眼的一种,却最能给王先生带来人生感悟,而且,藏品中所蕴含的狮文化精神,既伴随着泉州人勇闯南洋,又与“下南洋”这段历史中的文化交融异曲同工,遥相呼应。

□本报记者 郑运钟 实习生 黄秋韵/文 受访者/供图

收藏

从狮文化中感悟人生

王先生对狮子老物件的收藏,有两个特点:一是,他所收藏狮子的数量之多与品类之全,在泉州私人收藏界并不多见,几乎可以用“集大成者”来形容。二是,他对狮子的收藏,既有门头狮、旗杆狮、案头狮等狮雕,还有在各种器物上无处不在的狮子元素,如:陶罐盖子与印章上的狮纽,香炉上的狮头造型,绣品上的狮子绣像等。

在他的藏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狮子造型:昂首阔步的行狮,它们庄严威武、矫健刚劲、敦厚沉实,有强烈的感染力;被誉为巅峰之作的蹲狮,它们形象鲜明而强烈,体魄雄伟,气势非凡;日渐生活化的石狮子,它们造型写实,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技艺纯熟,装饰意趣更加浓厚;构思精巧的明清狮子,它们刻画细腻,动感较强,形态多变,装饰华丽而繁琐。

若从功能上区分,我们还可以从众多藏品中归纳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狮子造型艺术从皇宫大院、佛龛神殿逐步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从威严大气摆放在古代衙门口的京狮,到民间建筑装饰中无处不见的门狮、屋顶狮,还有安放在桥头的守桥狮,乃至古代女子闺房门柱上安放的小巧可爱的门头狮,见证了狮子文化从历史深处走来,逐步在泉山晋水间落地生根,在寻常人家安家落户的发展历程。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对各种狮子造型艺术的收藏,源自对狮文化的认同。摆在院子里的一只旗杆狮,深受他的喜爱,狮子身上勇猛、进取的精神,威严又不失敦厚的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造型,带给他美的享受与精神的愉悦,亦可从中感悟人生。

传承

带着狮子精神“下南洋”

采访中,王先生从狮子精神谈到了泉州人“下南洋”的历史。向海而生的泉州人,自古以来就有为了生计不畏艰险、远涉重洋的传统。面对困境,他们展现出勇于冒险、爱拼敢赢的品格,与狮子精神高度契合。

王先生正是来自华侨家庭。他的父亲与伯父,还在未成年时就因生活所迫而结伴远渡南洋。那时,他们的父亲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儿寡母,母亲无法养活五个子女,只能将两个最小的孩子分别送给附近的人家与安海的育婴堂。血脉相连的他们苦苦哀求,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全家人都能生存下去。当此之际,兄弟俩只能忍着悲痛离别家乡亲人,去寻找新的出路。临走时,他们牢记母亲说下的那句话,“一定要发奋图强,将来找回弟弟妹妹”。

兄弟俩一同出发,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却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王先生的父亲闯荡印尼、越南之后,回国投身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先后担任过乡长、支前办和侨联干部,而他的伯父则定居菲律宾,靠艰苦打拼在当地也算事业有成。然而,毕竟兄弟连心,他们最终还是殊途同归,一起在家乡建起了为人所称道的番客楼,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弟弟妹妹,让全家人都过上殷实的生活,兑现了对母亲的诺言。王先生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末伯父第一次从菲律宾回国探亲的情景,伯父从村口一步一跪,直到家里的厅堂,母子相拥而泣。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泪目。

其实,这不就是泉州先民“下南洋”那段波澜壮阔历史中的一个缩影吗?情系桑梓的李光前、黄奕住、陈永栽等巨商大贾,为祖国革命与建设贡献力量的爱国归侨,用侨汇给家人带来生活保障的他乡游子……他们不都是带着一样的初心出发;他们不也同样展现出吃苦耐劳的性格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在东南亚充满梦想、机遇与变数的土地上,他们靠着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勤勉与精明,靠着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最终成为当地财富的代名词。而在获得稳定富裕的生活之后,他们又反哺家乡,带动家乡的发展。

这种精神,也正是狮文化中敢于冒险、艰苦奋斗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融合

传统与开放的完美结合

狮子本非中国所有,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动物图腾之一,在它身上凝聚了睿智、祥瑞、勇猛、协作、奉献等精神品质。正是文明交流与融合,让它的形象逐步摆脱凶猛的野性,而被改造成寄托百姓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的瑞兽。

泉州人“下南洋”,同样也是一段文明交融的史诗。一方面,他们不仅将冶炼技术、造船工艺、制瓷方法等技艺带到异域他乡,也让本土的民间信仰、生活礼俗、饮食习惯、戏曲音乐等远播南洋。另一方面,“下南洋”的历程,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东南亚各地的语言、饮食、风俗等,至今仍广泛影响泉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王先生的藏品中,就有在闽南番客楼中十分常见的滴水兽。从色彩丰富、造型雅致、意态含蓄的滴水兽身上,不难看出,这一从西方舶来的建筑装饰品,经历了由南洋到闽南的迁移之后,早已“入乡随俗”,演变得更接闽南地气,成为文明交融的产物。

从中国的东南到亚洲的东南,泉州人一路迁徙,也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既固守着原乡的文化,用相通的乡音与共同的信仰密切了与家乡的联系,增强族群的凝聚力,又与当地土著、曾经的殖民者、来自不同地域的华人群体相互交流融合,从最初的打交道,再到行业的竞争,直至行为方式的磨合,这其中,最为微妙的是不同文化间的碰撞,相互妥协,最终有机交融。

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无不说明一个道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并不是要模糊不同族群文化观念上的界限,而是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基础上的交流与互鉴。显然,传统的坚守与观念的开放,两者并不矛盾:如果不坚守传统,那么文明交流就失去了根基,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如果不开放思路,那么传统将变成故步自封,成了抱残守缺。

“下南洋”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泉州的人文性格,既传统,珍视家庭,顾恋乡土,又开放,胸襟开阔,向海而生。两种看似矛盾的品性,得以在泉州人身上完美结合,相互成就。

这也与中外文化交融的经典案例——狮文化,千年之下遥相呼应。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版
   02版:时政·要闻
   03版:都市·社区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法治
   06版:专 版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产业
   09版:经济·财富
   10版:地方新闻
   11版:泉州“狮”话
   12版:旅游
   13版:健康
   14版:清源·刺桐红
   15版:文 体
   16版:看天下
如“狮”进取 勇闯“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