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甲胄伴随着战争出现,是冷兵器时代最主要的防护方式,持续使用时间长达数千年,也积淀了中华数千年的文化。但因其历史特殊性,大多早已消散在历史长河中。
而今,有这么一群甲胄制作匠人依据史料,遵循古法技艺,将甲胄这一古老的器物重新带回现代人的眼前,让更多人领略到甲胄之美、历史之美。
要成功制作、复原一套甲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掌握十八般武艺、克服“九九八十一难”,然而因为热爱,甲胄制作匠人们勇于探索、孜孜以求,希望能将这一古人智慧的结晶复原,展示其风采。□本报记者 黄宝阳/文 林劲峰/图(除署名外)
铁铜皮缎造铠甲
一套起码30斤
潘刚峰是南安人,出生于1994年,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结缘甲胄源于偶然。2015年,他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对汉族传统服饰产生了兴趣,在学习君子六艺中的射艺过程中,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甲胄。
他开始上网寻找相关资料,包括各个博物馆少有的专业复原盔甲信息。2018年,他偶然在一个武备圈认识了江苏徐州人孙磊。2010年起,孙磊就开始痴迷古代兵器甲胄,看到国内众多古装剧中的甲胄都脱离史实,“好多古装剧中将领们穿的铠甲都是用塑料、橡胶制作的道具甲,轻飘飘的,真正的铠甲材质是由铁、铜、皮、缎等制成,大约重30到60斤。”他产生了自己制作铠甲的想法。2012年,孙磊开始动手制作甲胄,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他制作出了第一套甲胄。
孙磊不仅送给潘刚峰他自己制作的札甲片,也成为潘刚峰甲胄制作的启蒙者和领路人。
札甲是可以大批量生产的步人铠甲,也是比较简单的甲胄款式。根据古籍文献记载,在孙磊的细心指导下,结合自己的身材,潘刚峰不断实验、探索、拆解,耗时3个月,将2500片塑料甲片扎连串接成一套贴身的“札甲”。
当年11月,他身穿这套非常简易、常见的蒙元风格的札甲,参加了在武夷山举办的中华礼乐大会。在该活动上,他认识了很多制作风格各异的甲胄制作匠人和爱好者,更是首次近距离接触到甲匠们制作的明布面甲。
在跟甲胄圈朋友的深入交流中,他了解到各代甲胄形制的演变和风格等知识,并逐渐融入这个圈子,通过跟甲胄圈朋友们在资料分享、工艺研发等方面的交流,潘刚峰制作甲胄的知识进一步得到扩充。
当个“铸甲师”有多难
得自学数十门技艺
成功制作一套札甲给了潘刚峰很大的鼓励,但待他更深入这一领域才知道,一套甲胄从设计开始到成套完成,过程如此繁杂。甲胄有华丽和简单等不同的类型,有收集资料、设计、打版、开模、绘制、剪裁、组装、缝合、装饰的一整套流程,制作时间短则几月,长则需要几年。
在古代,从西汉开始就有明令,除了军队,平民不可私自制造、收藏甲胄,也不得以甲胄陪葬,如发现将被罚以重罪,且每次朝代更迭,都有大量文献遭破坏,因此,能找到关于甲胄的文献资料非常少,出土的甲胄也非常稀少,即便有出土,在地下埋藏千百年后大多已严重腐蚀。
没有实物传世,为了更严谨、更贴近史实,尽量复原历史上的甲胄,前期花在收集资料和参考各种壁画、石刻等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很多。而且甲胄制作的工序多达几十道、配件多达几十种,要求制作者具备数十门专业知识,如中国历代传统服饰、历代盔甲形制、美术专业、审美、手绘能力、缝纫手艺等,甚至还需要高等级的锻打、簪刻等技能,“为了看懂古籍,还要恶补以前并不熟悉的文言文。”
“诗人说功夫在诗外,制作甲胄是同样的道理,难的不是对材料进行排列、打孔、串联、编绳、裁剪、缝合等工艺,而是前期的参考、设计、打版、建模等过程。”潘刚峰以一套华丽的仿石像生甲胄为例,仅设计版型到出版大约就需要6个月之久,前期要经历参考、观摩、取证、画图、设计结构等过程,设计出版型,打版后又需要反复修改,一再推翻重来,“一次次修改,有时需要失败二三十个模板才能获得自己满意的效果。”
从画图到建模、打样、产出成品,最少需要3个月。皮料、布料、锦缎、绳、装饰扣等材料和配件,随着这一领域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已逐渐可以收集和订制到,但包括肩吞、腹吞和臂兽等在内的吞兽,及头盔配饰所需要的铜贴、眉庇、凤翅、莲花座等,都需要制作者自己画图设计并建模,“会画、会设计,还要有专业的雕刻知识,才能在建模上凸显物件所需要的立体感和纹路细节。真正的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强迫症’,不断跟自己较劲,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仅设计并搭建好大大小小多达数十个配件的模型,至少需要1年时间。
除了设计、建模、打版,制作过程中,如何贴合身材也是难点,盔甲是立体的,每个人身形不一,不贴身的甲胄穿在身上反而会妨碍行动,因此,甲胄的设计制作要符合人体工学,每一片甲片的弧度都有细微的差别,需要一片片不断打磨和调整,才能最贴合穿着的人,“身高和身材决定了版型的大小,还有甲片的数量。不同种类的甲片所需要的数量也不同,如使用每枚大约长宽各3厘米的山文甲片,适合一名身高175厘米、150斤左右的男生穿着的甲胄需要4500片左右甲片,在附着的皮料上要打2000多个孔,手工将所有拼接完整的甲片串联起来。”
因为缺少实物作为参考,吞兽的材质、甲片样式、形制、肩吞腹吞兽的设计等方面,许多制作者只能在看似有章可循却又迷雾重重的道路上屡屡碰壁。此外,铠甲内部的衔接结构设计也十分考验制作者,因为壁画和石刻,都是对外表的刻画,没有具体实物的内部参考,甲片之间、甲片与吞兽等配件之间如何拼接、固定、衔接,也只能结合配件加以想象设计。
潘刚峰介绍说,在所有前期准备过程均已完成的前提下,一名熟练的甲胄制作者,对现有的材料和物件进行排列、打孔、串联甲片、编绳、裁剪、缝合、包边、装饰,直至成型一套仿石像生的甲胄,最快需要7—10天的时间。
依据曾公亮《武经总要》
制宋甲庆祝泉州申遗
去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作为泉州人,潘刚峰觉得与有荣焉。宋朝的甲胄,其防御性和美观性都达到了巅峰状态,泉州成功申遗后,潘刚峰萌生了根据北宋著名政治家、军火家泉州人曾公亮所著的军事巨著《武经总要》制作一套宋甲的想法。
潘刚峰介绍说,不同朝代的铠甲样式不太一样,就如汉服一样,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制式,由于缺乏实物,对甲胄制作者来说,西安出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明代《出警入跸图》、唐长乐公主壁画、北宋兵书《武经总要》等具有的实物和文献,是他们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其中,《武经总要》作为北宋用国家力量来编辑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兵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兵书,被“甲胄圈”公认为“无价之宝”。
他以《武经总要》为蓝本,以其中的图绘、结构、形制、甲片作为参考,决定制作其中一款记载于《宋史·兵志》中的宋代黑漆顺水山文甲。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好在制作这套铠甲前,他已先后制作了80余套札甲、明大汉将军甲、明直身甲、唐明光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其中,他制作出的明直身甲所采用的山文甲片,为这套宋甲的成功制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山文甲是从唐代《唐六典》就已经有记载的中国式甲,甲片多为山字形金属片组合而成,因此称为山文甲。山文甲作为武将盔甲流行于唐、宋、明,有外形美观、穿着威猛霸气、符合身体结构性能、综合防护能力强等优点。但由于其制作复杂、成本高昂,所以多作为武官铠甲和亲军甲胄,基层普及率并不高。在唐宋明神像、壁画、绘画、石刻中,山文甲是一种出现率非常高的甲胄,同时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一件出土实物留存,史籍中也未记载其编织方式,因此也被认为是最为神秘的铁甲。许多制作者们不断研究、设计出许多不同结构的山文甲片,有失败也有成功的,有被认可却也有不认同的,莫衷一是。
潘刚峰根据中华民族国宝级画卷明《出警入跸图》等古籍图样、石刻、壁画等,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不断琢磨,历经3个月,手工制作出第一套明代直身山文甲,通过这套明直身甲款式,他后续还衍生制作出其他几款改良版本,得到了知名的国内甲胄复原制作匠人的肯定。
去年9月,他开始着手制作宋代黑漆顺水山文甲,到今年1月底完成。这套宋甲包含了胸背甲、披搏(护肩)、甲裙、裈甲、鹘尾、护臂、胫甲、肩吞兽和腹吞兽,使用了4500片山字形勾连甲片以及各种不同种类的皮料、锦缎、铜扣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