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全省县(市、区)最长公路里程数的安溪县,近年来以大格局、大魄力构建大交通,硬是将崇山峻岭的“短板”变成助推乡村振兴的“样板”。在一项项大手笔的交通规划建设背后,安溪县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伟福的努力和付出有目共睹。近日,黄伟福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开拓创新 以“工程包”铺就乡村振兴路
“许多乡村公路狭窄、陡峭,遇上雨天,路面都是泥泞,车轮得加装防滑铁链,村民更是因此不敢轻易出行,因为路基有可能被冲毁。”1996年,到距安溪县城78公里的龙涓乡工作的黄伟福,对交通不便制约农村发展感同身受。2016年,安溪县下大决心提级改造全县农村公路。时任县交通局副局长的黄伟福,勇挑重担,具体负责茶乡新一轮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作。
经过多次调研、沟通、摸排、统计,黄伟福创新提出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工程包”。2016年底,涉及209个行政村的700公里主要通村公路提级改造项目成功生成一个“工程包”,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筹资8亿元,建设周期5年。
资金问题破解后,全县数百个乡村如久旱逢甘霖,掀起了农村公路提级改造热潮。“动员群众无偿让出地皮、沟通道路设计方案、监督工程质量,2017年以来真的太忙了,经常一天只顾得上吃两餐。”龙涓乡鹤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石林感慨地说,以前硬化一条3.5米宽的村主干道都吃力,“现在有县财政的大额资金补助,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
黄伟福和同事们同样忙得不可开交。700公里主要通村公路提级改造工程涉及200多个村,为节省工程前期手续成本,黄伟福提出项目统一打包报批的思路,仅环评和水保手续报批就节省1500多万元。同时,他先后组织从社会上招聘了20多名交通工程技术人才,分组下沉到各个乡镇、村监督指导。黄伟福定期带领工程技术骨干,深入项目一线,传递“生态优先、质量耐久、工程耐用、安全可靠”的建设理念。“工作有思路、很专业!各村路面建好后,他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按照‘一套标准’‘四个随机’‘五个严控’的要求进行验收,这些举措确保了农村公路的工程质量。”2017年至2020年省派安溪驻村工作队队长、西坪镇龙地村第一书记蔡奋山对黄伟福称赞有加。
经过五年的农村公路提级改造,目前安溪县90%以上的建制村通村公路实现“双车道”,直接受益群众53.8万人。2019年8月,安溪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担当作为 以创新物流模式助推产业发展
公路“三分建、七分养”,黄伟福创新推行“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养护,推动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
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要求,安溪县施行县、乡、村三级路长管理体系。为提升养护效率,黄伟福组织研发泉州市首个“智慧路长”APP,让乡村道专管员借助APP实时上报路况问题,第一时间排除道路安全隐患,确保乡村道路安全畅通。
得益于通畅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安溪茶产业、藤铁工艺两大民生支柱产业插上电商翅膀,实现“二次腾飞”。在这当中,针对部分偏远乡村分布不均、物流消费需求分散、运输成本高,寄递物流服务链条未能进村的现状,黄伟福牵头整合邮政快递、农村客运、农村电商等资源,在全省首创“多网融合+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全县488个村(社区)物流服务实现全覆盖,安溪成功创建“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县”。2021年,安溪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7位,成为福建省依靠产业发展实现脱贫的典型。安溪县交通运输局获评全国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绩突出集体。
科学谋划 以优化综合治理换取最大效益
从龙门镇、官桥镇到安溪县政府,分别只需15分钟、10分钟,这不是梦,而是该县“全速推进,能快则快”“大三环”的建设愿景。为纾解安溪城区交通压力,撑大城市发展框架,围绕安溪县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在安溪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黄伟福与同事们超前谋划该县综合立体“大交通”方案。
在“大三环”的规划建设中,黄伟福参与了每一个控制性节点工程的地形勘察,努力优化设计方案,实现了项目效益最大化。比如:三安大桥连接线及“南三环”均需跨越炭坑溪河谷,项目存在工程造价高、防洪风险大等问题,困扰着该区段的交通路网布置和片区建设规划。黄伟福利用自身过硬的水利、交通专业知识,“跳出公路看公路”,创造性地提出统筹开发炭坑溪工程,项目可少建三座桥梁,可节省投资7000万元。废弃后的炭坑溪作为周边项目建设的弃土场,可消纳填方近400万立方米,置换新增土地317亩,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除了“大三环”项目,安溪县还规划建设大安高速、安翔高速等2条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国道3条、省道2条。届时,全县24个乡镇将实现高速、国省干线全覆盖,所有乡镇半小时内可上高速。茶乡路网在不断延伸,黄伟福为民服务的赤诚情怀不变。他表示,将继续团结带领茶乡全体交通人,为安溪全面建设具有茶乡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当好“开路先锋”。□本报记者陈淑华 通讯员叶鹏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