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到学校,上了几节课后,感觉大学的学习生活会十分有趣。”南安学子刘志斌开心地说,到校时他和资助他的爱心人士蔡金鑫先生分享了一张与学校大门的合影。
“刚入校时,我每天有空就去逛逛校园,品尝校园美食,现在和同学舍友们都互相认识了。”惠安学子张晨说,“很感谢曾叔叔的帮助,让我能在求学道路上稳稳前行,以后我将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今年本报报道的困难学子陆续踏入大学校园,由高中生蜕变为大学生,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他们没有忘记,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泉州市慈善总会、泉州晚报社联合主办的“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助学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正是在主办方的牵线搭桥下,这些困难学子得到了爱心企业、热心人士的关心和资助,得以顺利实现大学梦。□本报记者 陈明华 郭芳蓉 魏晓芳 文/图
初心未改 20年如一日坚持助学
“今天助学款全部拨出去了。”8月30日,泉州市慈善总会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助学活动所采访报道的21名困难学子的助学款,都已经转入他们的银行账户。
泉州市慈善总会会长沈耀钦表示,“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2022助学行动圆满结束,又有一批学子坚韧不拔、逆流而上,乘风破浪、扬帆起航,踏上圆梦之旅,为他们点赞!
今年是“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助学活动举办的第20年。20年来,活动共筹得善款2317.97万余元,帮助6794名(次)学子圆了大学梦。
回顾往昔,初心未改。2003年,来自永春的一封反映贫困学子难圆大学梦的信件,引起了本社的关注。“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助学活动应运而生,泉州晚报社当即派出几路记者分赴安溪、永春、德化等地,了解并及时报道了各地贫困学子励志求学的感人故事。在此过程中,本报接到了数百个热心读者的电话,有的表示要捐款,有的表示要以其他方式予以帮助。
从此以后,由泉州市慈善总会与泉州晚报社联合主办的“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助学活动,每年都如期举办。助学活动为家庭困难但又坚韧不拔、坚持求学、品学兼优的学子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让社会各界热心企业、爱心人士了解并资助他们。20年如一日坚持助学,让“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助学活动成为我市助学活动的一大权威品牌,深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认可。
爱心汇聚 搭建平台成就梦想
每年的助学报道,都吸引了大量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参与。他们有企业家也有员工,有党员干部也有普通群众,有泉州人也有外地人士。
一些人默默关注支持,热心捐资却不留名,如吴先生、苏先生、陈先生……一些人则走到前台,联合主办方全方位参与助学。他们不仅慷慨解囊,帮助困难学子摆脱困境,还从情感上关怀学子,鼓励引导他们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
厦门大学EMBA2011级中美班学员蔡金鑫先生和他的同学,爱心企业家杨鹭晖、曾随纯先生,晋江圆爱服务队志愿者……他们每年都会和记者一起到受助学子家走访、慰问,让他们充满斗志和希望。
今年助学活动刚开始,深圳市松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泉州人蔡松江先生就决定捐赠10万元助学款,他表示:慈善不只是捐钱,慈善是做人,是为了构建一种和谐稳定的环境,让大家都能发展。就如“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助学活动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及学生的善举,使更多的学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今年新加入助学活动的爱心人士苏先生说:“‘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活动办得很好,让我们和困难学子有一个共同沟通交流的平台。希望助学栏目越办越好,让有困难的学生求学路上能看到希望的曙光,让他们完成学业后回报社会,把这份爱心继续传承下去,同时也让更多好心人加入到这个大家庭来。”
诚心相待 携手学子传递爱心
如今,受助的学子陆续步入大学校园,开启了新的生活。他们没有忘记,在最困难的时候,一双双温暖的手、一份份沉甸甸的爱,帮他们实现了大学梦。
林敏录取于福建医科大学眼视光学专业,近日,初入大学校园的她与记者分享了刚开学的感想:“觉得一切都很新奇,有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环境。感谢有你们的帮助。”同样录取于福建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的刘慧琳说:“爱心无限,大爱无边。每一份爱心和温暖我都真切地体会到了。”
还有其他学子,也给主办方和爱心人士发来了感谢的话语。
“社会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不仅减轻了我们求学路上的资金负担,还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更激励着我们在羽翼丰满之时尽自己所能传递这份爱心。”
“爱心无界,情义无价。或许我们素昧平生,但你们的无私奉献让我感受到世间的温暖。感谢各位爱心人士对我的帮助,是你们为我的成长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我将不负众望,奋力拼搏,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你们的关爱。”
“向帮助我的社会爱心人士、市慈善总会和泉州晚报社表达由衷的感谢,感谢你们的慷慨资助与支持,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舞……”
受助学子们的真情流露,也是他们对爱心的继承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