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世界遗产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尤其是世界陶瓷之都德化,背靠闽中屋脊戴云山脉,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获得过“中国天然氧吧”这样的荣誉称号。
经验证明,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好的生态环境一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只要合理保护利用,一样能创造出“金山银山”。比如,现在许多地方利用当地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百姓就业、增收,促进经济发展。
在开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小的问题,有的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反过来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比如,一些地方不懂得生物多样性的好处,也对本地动植物种类的珍贵性知之甚少,将重点放在引进所谓“网红”树种,忽视本地树种的保护,甚至为此去破坏本地的树种。这样做短期看,可能可以吸引客流,但长期看不一定利于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这就好比游客去一个地方,肯定是希望看到具有当地特色的东西,品尝那里的地道美食。来泉州就是要吃姜母鸭、面线糊、四果汤、土笋冻、满煎糕等等,来这里总不能是为了重庆小面、陕西肉夹馍。因此,我认为要长远发展好当地的旅游业,一定要不断深入挖掘乡土特色,保护好本地树种、物种,打造一些本土特色的产品和民俗文化。否则,一味追求“网红”,千篇一律的模仿,最终会造成“千城一面”,让游客审美疲劳,逐渐失去吸引力。
要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持续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让游客“到此一游”后都能有个很美好的体验。在此基础上,依托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来这里投资,形成一定的产业链规模,通过不断开拓市场,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德化在这个方面就做得不错,比如德化的山茶油就是利用当地生态优势,将茶油做到产业化经营,打造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德化大铭乡的生姜,如今也开始走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依托生态优势,打造无公害、有机产品,发展农副产品产业。企业进来,人才就会跟进,可以带来更多的资源,以及更广阔的市场,产业自然会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发展。因此,地方主管部门应该统筹规划引导,在政策上对此有所倾斜,吸引更多企业落户。
□本期执行 本报记者 许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