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起,泉州客运中心站将省际班车线路全部调整至客运北站(位于动车站枢纽站内),原本售票大厅也进行调整。调整后首日,运行情况如何,记者实地进行了走访。
□本报记者 苏凯芳 文/图(除署名外)
站前广场划停车位
向社会车辆开放
9月16日,原本站前广场的所有公交线路全部调整至客运中心站南大门位置上下车。昨日,记者再次来到站前广场时,南北两侧入口处均安装上闸机,广场内全部重新划好车位,数十部社会车辆有序停放其中,没有了往昔的车来车往嘈杂的景象。
据泉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泉州客运第一分公司经营业务部工作人员介绍,广场重新规划后实际的停车位有67个,目前已对社会车辆开放使用。站内的5个充电桩、10个充电位置,也将于近期对社会车辆开放充电服务。
住在附近的市民梁先生说:“以前,公交车、出租车、电动车、行人等在广场上进进出出的,不仅安全隐患大,噪音也很大,重新规划后的广场明显安静、有序了很多。”
在客运中心站南大门,一些乘客正在等待公交。记者注意到,乘客候车区专门设置了卫生间。该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卫生间是供候车大厅的乘客使用,为方便在此候车的公交车乘客及驾驶员,我们专门进行了改造。”
售票大厅调整 安排引导增设标识
随着省际班车线路的调整,客运中心站售票大厅也有了变化。全新改造的售票大厅从主站楼的中间大门位置改至东侧大门,有了清晰的标识及现场志愿者的指引,记者很快就找到入口位置。进入大厅需进行健康码及体温检测,原先出站口的通道由隔离栏分割成双向进出通道。沿通道进入,分别是综合服务处、售票厅、候车厅。几名乘客正在窗口处购票或咨询,一旁的自助售票机也有乘客在购票。候车厅内,候车的旅客并不多,目前开放的检票口有3个。而市民出站的位置与之前一样。
记者发现,改造后的中心站面积较之前缩小,配套的窗口数量也减少了。据介绍,客运中心站在高峰时期开放售票窗口达16个,单日发送旅客达4万余人、班次上千个。随着动车、网约车等普及,中心站的客流量逐年下降,为了有效利用资源,车站逐步收缩场地规模、人工成本及设备投入等。
国庆假期即将到来,如果遇到客流大量增加,规模缩小的中心站能否应对?该公司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一问题,目前车站方面已经做好相关预案,市民不必担忧。
省际专线正常发班 中心站也能买票
昨日是40条省际专线调整至客运北站的第一天,客运中心站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日上午仍有数名乘客来咨询省际线路情况,得知线路调整至客运北站后,他们并未购票。在客运北站,省际线路当日正常发班。
客一公司副经理阮夏君提醒,有搭乘省际线路的乘客不仅可以在线上购票,也可以在客运中心站或是客运北站窗口购票。此外,客运中心站有K1路、202路、40路等多条公交线路可前往动车站,市民可直接在中心站附近完成换乘。
新闻链接
出行方式多元化
中心市区三座车站相继调整
因为交通工具的多元化,泉州市区旧车站、新车站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泉州旧车站始建于1953年,服役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泉州新车站1990年正式运营,经历30年岁月变迁,2020年12月送走了最后一班车。如今,客运中心站也适应形势进行了调整。
据悉,客运中心站2005年投入使用,规模、设计均按国家一级站标准设计建设,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27729平方米。车站高峰期开通客运班线177条,其中,省际92条、市际39条、区间46条,覆盖全国21个省市的150多个县市,一度成为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的重要道路交通枢纽站。
“高铁、私家车、网约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的出现,直接造成公路客运量分流,客运行业逐渐走下坡路成为不争的事实。不过,因为铁路、航运等出行方式存在局限性,未能覆盖一些地区。对于这些地区的群众而言,公路客运仍是他们所依靠的出行方式。因此,公路客运依旧有其存在的意义。”泉运集团客一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努力探索新的转型路径,谋求新的发展。
(记者苏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