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以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让市民在此范围内就能找到公共文化设施;在农村以十里(五公里)为半径,让村民在该范围内就能找到公共文化设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昨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我市启动建设“党建+”邻里中心文化服务空间,用心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日前,市文旅局对“党建+”邻里中心文体服务功能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空间需有“七个一”功能
据介绍,“党建+”邻里中心文化服务空间基本功能标准包括一个宣传栏、一个图书阅览场所(农家书屋、百姓书房)、一个多功能室、一个科普活动场所、一个广播室、一个文体活动场所、一套文体设备。有条件的可设置历史文化展示室或乡村博物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配套建设社区剧场或设置戏台,为开展文体活动或青少年科技活动提供条件。
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户籍人口在300人以下的村(社区)“党建+”邻里中心文化服务空间,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户籍人口在300人以上的,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配套建有文体广场,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有阅报栏、灯光等设施。偏远地区确实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可酌情安排。
接下来,全市文旅系统将依托现有党群服务中心、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确保每个村(社区)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创新发展为原则,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积极拓展“党建+”邻里中心的文化服务功能,融合建设或改造提升一批“党建+”邻里中心文化服务空间,用心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
空间免费提供借阅服务
“党建+”邻里中心文化服务空间纳入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书刊,并免费提供借阅服务。每个中心(含农家书屋)藏书量不少于1200种、1500册,根据不同阅读需求,增加图书品种数量。
同时,将根据群众需求,选择性提供书报阅读、影视观赏、戏曲表演、普法教育、艺术普及、科学普及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并可引进社会力量,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提供的服务还要有1个以上常年坚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在一定区域内影响较大的品牌文化活动,开展综合文体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每年不少于5次。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以上科普讲座或其他科普活动,每年围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等组织开展1次以上综合科普活动。
此外,每年要组织1次以上法律宣传咨询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长廊)。利用历史文化展室(乡村记忆博物馆)服务平台,展示介绍当地历史文化沿革、乡土民俗,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本报记者 王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