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安县黄塘镇的狮峰山上,耸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狮峰寺。这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寺庙留存有“仙公洞”“观日台”“甘露泉”等古迹,还有朱熹、王十朋等文人墨客、名人志士留下的摩崖石刻、梵文题刻,它们共同绘就了一幅动人的“狮峰胜景图”。
□本报记者 张素萍 王柏峰 文/图
山势独特似雄狮
清末古寺隐山中
沿着黄塘镇埔兜村的山路而上,在狮峰山半山腰,狮峰寺掩映在一片葱茏绿意中。
狮峰山,当地村民称之为洋山,亦称“阳山”。立于半山腰的狮峰寺,地形尤为独特。洋山山势似雄狮,连绵而去的文雅坑山形似狮尾,附近的见口山与浮坑恰似狮的前足,远远望去,就像一只雄狮俯卧于黄塘溪西,连同“绣球”状的下楼山,方圆约四平方公里,名曰“雄狮戏球”。
“洋山虽不高,但山势造型像雄狮,突兀一峰,四周丘陵,站在巅峰,至高石上,可览万家灯火、高楼林立。”年过七旬的守寺人陈文彬说,站在山峦叠翠的洋山上,晨可观旭日东升,暮可赏金乌西坠,左可观大雾云烟,右可看清源电塔,山中风光独好。
“寺庙因建于狮峰山半山腰,所以得名狮峰寺。”陈文彬介绍,根据资料记载,狮峰寺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由后店、虎窟、见口、尾园等几个村庄的信徒募集捐资兴建而成,始建时为土木结构,面积约200平方米。民国时期,狮峰寺在一场火灾中险些毁于一旦。后来,信众募捐,寺庙得以重修,庙内主体建筑也从土木结构变为土石结构。十几年前,村里一众信徒募资重修古寺,“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多人从山下挑来沙石和砖头,重修花了一年多时间,还建起了斋堂和法堂。”陈文彬说。
“狮峰玉液”不枯竭 宝刹奇观古迹多
走进狮峰寺,山门前有一座照墙,寺门匾额上书“狮峰宝刹”,两旁的石柱有副对联:“狮吼谈经龙侧耳,峰山司偈虎低头”,脚边是两只“微缩版”石狮子,一眼望去憨态可掬。
跨过门槛,寺内石柱上有不少与狮有关的楹联。比如,一根石柱上刻有“狮子象王皆皈佛地,峰高岩耸静养性天”,另一石柱镌刻“狮竹宝台新法界,峰名鹫岭旧宗风”。寺中墙上、石柱上,留存有众多梵文题刻,而今已鲜有人能辨认字义。
穿过寺院法堂,通道的尽头有一口古井,井旁立有“狮峰玉液”石碑,这便是坊间有名的“甘露泉”。
“这口井日夜奔涌,从不枯竭,井水到现在还能饮用呢。”陈文彬说,甘露泉其实就是山泉,来自狮峰山深岩层,水质清醇甘甜,人称“狮峰养生泉”,还有文人题刻“狮峰玉液”褒奖此泉。
从甘露泉往上,越过台阶,便是“观日台”。陈文彬说,不少摄影家曾登临观日台,拍摄山寺间的嶙峋怪石、松涛云海,通过寻找角度和精心构图,拍下“八仙坐洞”“神龟仰首”“巨蟒出山”“灵鳖觅食”等奇观。
令人惊奇的是“观日台”下方那闻名遐迩的“仙公洞”。仙公洞由一块重约700吨的巨石覆盖如瓦,进而形成石室。石洞冬暖夏凉,洞室正中供奉仙公神像,巨石的南侧刻有“精进存养元神”六个大字,相传为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所书。
古寺、古井、古石洞等众多古迹,还有一副副楹联镌刻,让偏于一隅的狮峰寺声名远播,吸引了一拨拨热爱山川古迹的游客。
名家山中留墨宝
蔡国强描红寺名
漫游山中,寻道览胜,眼中所见除了秀美山色,还有狮峰山陡立于岩崖上的帧帧墨宝,或遒劲,或飞舞,或凝重,或轻逸,为众多文人雅士所津津乐道。
山中“观日台”上,题有状元名臣王十朋所书的“天光云影”,字迹遒劲有力,细看可发现,题刻旁的落款“晦翁”,告诉来者此乃南宋大理学家朱熹题刻。相传,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和宋代状元、泉州知府王十朋等不辞劳苦,曾踏访此山,并在天然巨石上留下题刻,为此山增色添辉。
寺内亦有不少文人墨宝。陈文彬介绍,据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著有惠安科山书院丛书《谿枫诗草》的汪奎峰考证,“西方气象”“碧明”“清斋”等题刻也是名人所书,“清正圆和”四字系泉州书法家、花桥宫老董事李伯瑜书。
值得一提的是,寺院大门门楣上的“狮峰宝刹”四字,系泉籍国际著名艺术家蔡国强的父亲蔡瑞钦所书。据了解,蔡瑞钦是位书法家,积极钻研历史古迹,曾整理撰写《清源山志》初稿,著有《福建历代书画家名人录》等,为“七里庵”寺庙的保存和发展呕心沥血。“2005年前后,蔡国强曾到访狮峰寺两三次,并为寺庙门楣上的‘狮峰宝刹’描红鎏金。他还带了矿泉水桶,一直夸山上的泉水好,从甘露泉井里打了水,装上一大桶山泉水回去,说可以泡茶喝……”陈文彬回忆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