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之美,润泽泉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作为全省经济大市的泉州,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到行动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15年11月7日,泉州成为全省第二个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的设区市,并于次年9月正式获得“国家生态市”命名。
桂冠背后,是泉州“生态立市”的不懈追求。
从顶层设计着手——泉州先后出台《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泉州市晋江洛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法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推行企业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险,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向精准治污发力——从保护一泓清水、一片海滩、一方净土开始,泉州围绕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靶向发力,综合施策,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实施,晋江流域上下游补偿撬动经济杠杆,筑起“生态屏障”;青山湾和西沙湾海滩修复工程、“海域海滩海岸垃圾攻坚整治行动”,让金沙银滩重回人们视野。
以绿色转型突围——泉州致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纺织鞋服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泉州制造“含绿量”不断提升。“东方米兰”、世界鞋都、世界石都纷纷向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转型,循环经济发展“国字号”全省最多。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破土而出,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方兴未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向未来,泉州正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让更多生态红利惠泽百姓,在通往幸福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上阔步向前。□本组文字:谢曦 林铭珊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