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都市·养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0月20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补短板解难题
幸福养老“泉”心“泉”意
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助老员陪老人做手工
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全景
安溪湖头养老院的老人做运动
迎津社区温晴长者之家里开心的老人
鲤城金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服务老人
晋江尚善养老院为老人庆生

十年风雨兼程,今朝再谱新篇。

十年来,泉州养老服务领域惠民生补短板工程持续深化,得到国家部委的充分肯定,获评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试点城市;在省对市的养老服务绩效考评中,泉州连年位居全省前列。2012年至今,养老服务领域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新冠疫情防控实现“零感染”。泉州的养老服务创新成果多次被中央级主流媒体和民政部主办的报刊杂志宣传报道。

快速发展 十年解决“住不上”

9月25日上午,“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光大百龄帮泉州市颐养中心”正式揭牌营业,这意味着我市又多了一个大型养老院,新增养老院床位906张。

走进社会福利中心综合楼,仿佛走进一座有着闽南味、中西合璧的精致院落。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品茗闲聊、静心阅读,或在助老员的陪同下写书法、做手工。老人们休憩的房间敞亮整洁,布局清爽合理。

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位于中心市区普贤路,交通便利,周边配套齐全,是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而投资建设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一期养老院采用公建民营模式。2022年1月,市民政局通过公开招投标,由央企中国光大集团旗下养老品牌重庆光大百龄帮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运营管理。后期将在院内建设一所以老年病治疗和老年人康复为主的一级综合医院,力求打造成我市示范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营造健康养老生活方式。

如果说,泉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航母”级的养老院,那么遍地开花的社区嵌入式照料中心就是小而精的小型养老服务场所。

丰泽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迎津社区温晴长者之家),正是这样一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型社区养老服务场所。据负责照料中心运营工作的温晴养老负责人王诗坤介绍,照料中心提供喘息式的养老服务,为公建民营,有养老床位40个,目前已入住了33位老人。

据介绍, 喘息式的养老服务是为本社区及周边社区行动不便、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日托、短托、长托养老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就近集中照护需求的一种养老服务方式。

社区居民苏奶奶是迎津社区温晴长者之家的老住户了。2020年,苏奶奶不慎摔倒,长期在外工作的家属考虑再三,决定把她送到社区照料中心进行照顾。社区照料中心就在“家门口”,方便子女探望。熟悉的社区生活环境和中心工作人员的细心照料,让苏奶奶很快就喜欢上这里。

十年来,泉州大、中、小养老服务机构、设施逐步完善,形成了有益互补。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887所。其中,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13所,乡镇敬老院98所,街道和重点乡镇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1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69所,农村养老服务设施2186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7所(医疗机构办养老),其他各类民办养老机构23所。十年来各类养老床位数从5862张提高至49960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从7.36张提高至43.5张,增加了4.9倍;护理型床位占比从1.4%提高至78.3%,“住不上”养老院的问题一步步得到解决。

兜底保障 十年缓解“住不起”

2019年以来,泉州市共对43个乡镇敬老院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进行改扩建,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基础上,拓展服务功能,为周边区域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文体娱乐、助餐助急、精神慰藉等居家上门服务和机构托养服务。

走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晋江市陈埭镇敬老院,92岁的陈奶奶在一位护理员的陪同下在走廊里散步。房间里,另一位护理员正为蔡奶奶理发,理发结束后,护理员蹲到老人身前,细心地帮她修剪指甲。

养老院专业细致的服务让老人既放心又暖心,家属却不用支付太高的费用,这得益于晋江、石狮开展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

陈奶奶患有脑萎缩,今年1月在家摔倒后导致股骨头受伤,出院后住进了敬老院。相关部门评估后认定其为失能等级4级,每个月能够获得900元的“长期照护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补贴。如今,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护下,陈奶奶已不需要再坐轮椅。

与陈奶奶相比,蔡奶奶的失智情况则较严重,评估后认定失能等级为重度,每月可以获得1500元的“长护险”补贴。此外,每月的纸尿裤还能享受60%的补助。“蔡奶奶入住两个月之后,性格开朗了不少,经常能看见她笑,睡眠也得到很大的改善。”陈埭镇敬老院工作人员说道。

经了解,“长护险”申请过程较为简单,老人入住敬老院后,由工作人员向“长护险”办公室提出评估申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就会对申请的老人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公示7天之后,老人便可以开始享受补贴。

“咚咚咚……”上午11点左右,随着鼓声响起,安溪湖头养老院的午餐时间到了。餐厅里,十多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吃饭,个别失能的老人则由工作人员帮忙喂食。

“没想到我这辈子能住进这么好的养老院。” 特殊困难人员李大爷说起入住湖头养老院的生活,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作为泉州市兜底保障体系的受益者之一,李大爷在养老院里三餐都是按时供应,工作人员每天还会组织他们一起做早操、做手工、玩游戏。护工的服务细心、耐心、贴心,让老人们真正体会到了“老有所养”。

据介绍,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台商区等县(市、区)均出台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政策,让特殊困难的老人真正“住得起”养老院。

十年来,除了推动本地户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政策,泉州市民政局还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重点为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集中供养养老服务;出台低保、计生特殊家庭完全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和高龄老年人补贴政策,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这一系列举措成功落地实施,让老年人“住不起”的问题得到充分缓解。

全面提高 十年改善“住不好”

“这活动好哇!既能切磋技艺,又能联络感情。”近日,一场欢乐的门球友谊赛在泉州江南老年颐乐园门球场拉开帷幕,两支由园内长者组成的球队切磋技艺,锻炼身体。

泉州江南老年颐乐园是福建省首批五星级养老机构之一,园内环境幽静,空气清新,设施齐全。园区活动中心设有演艺活动厅、书画室、棋牌室、阅览室、电脑室和老年大学分校。工作人员时常组织老人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在活跃老人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走入宽敞明亮的康复大厅,适老扶手、无障碍通道、休息椅等设施一应俱全,温馨舒适的大楼里医护人员正为病人详细介绍讲解注意事项。泉州江南老年颐乐园相关负责人吕晶晶介绍,“医养结合”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让园内长者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医疗便利。

88岁的郭爷爷在龙湖尚善养老院已经居住了6年。天气晴好时,他喜欢和住友们到屋外散散步、晒晒太阳。他说,住在这里的老人还可以享受“小病不出门大病及时医”的服务。 除了“公园式”的美景,该院贴心的服务更是令不少老人称赞不已。

在每月固定的庆生会上,工作人员会提前为老人们煮好寿面,在大家的祝福声中,老人吹蜡烛、切蛋糕,与好友们分享美食。每逢假期佳节,园内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是让老人们乐在其中。

十年来,我市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将养老服务纳入县(市、区)政府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建立综合监管,连续四年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建设和“双随机、一公开”,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标准体系,落实养老机构基本服务质量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行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等级评定与认证制度,开展星级评定与奖补。在各级民政部门的努力下,我市养老服务质量持续加强,“住不好”问题得全面改善,养老从“住得上”“住得起”逐步转变为“住得好”。

优化营商 十年破解“投入难”

在位于洛江区双阳街道的泉州市龙人伍心金秋家园里,养老护理员付菊梅每天都面带微笑,忙前忙后,为入住的老人们服务。有位不能自理的奶奶每次吃水果都拉肚子,护理员王秋艳就把水果削成小块,蒸熟或煮成水果汤喂给奶奶吃……在金秋家园,护理员们总是想老人之所想,乐老人之所乐,帮老人之所需。

据龙人伍心金秋家园院长洪明惠介绍,金秋家园是民营养老企业,于2019年7月正式营业,为洛江区第一家老人康养居地,设置养老床位500张,目前入住老人135人。金秋家园以其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和贴心的服务,迅速成为当地养老机构标杆之一,有力地补充了当地养老力量。

94岁的徐爷爷是鲤城区金山社区慈园养老院最年长的全托老人。每天早晨7点,他的儿子都会到院里陪他散步。儿子上班后,老人就由护理员悉心照护。

金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曾玉云介绍,社区不少老人有日间照料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2019年社区引入专业机构,成立慈园金山养老院,为社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全天照料等服务,可满足自理型、失能型、半失能型老人的不同需求。金山社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大变样后,来这儿的老人也越来越多。“有人管理,活动也更丰富了。”如今,不少社区老人在家待不住,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到中心转转。

泉州民营经济活跃,而养老行业也为民间资本所看好。

十年来,泉州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养老服务“1+N”政策体系,消除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方面存在政策落实难、准入审批难、融资贷款难等问题。进一步放宽行业准入,实施养老机构备案管理机制;支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及提供上门服务;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访等养老服务。一系列政策举措,有效地破解社会力量进入养老行业“投入难”的难题。

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共有注册登记经营范围包含养老服务的企业达351家,涉老类社会团体共有901家(市级15家,县级886家),民办非企业39家(市级10家,县级29家)。民营养老床位占比从23.8%提高至90.93%,民办养老机构占比从15%提高至94.4%,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解决养老人才短缺问题,十年来,泉州市民政局多次组织免费培训、职业教育等,着力培养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已培训养老护理员2.5万人次。

泉州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出台激励机制,对入职一定年限的养老护理员进行岗位奖补,对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养老护理员一定年限进行入职奖补,两项补贴最高可达1.2万元。市民政局还联合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妇联等部门,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不少护理员脱颖而出,先后被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 “市技术能手”“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同时,民政部门在《泉州晚报》、泉州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设置专栏,广泛开展养老工作宣传,养老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度得到有效提升。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心愿。十年来,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急难愁盼”等问题,全面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让老人“住得上”“住得起”“住得好”。

今后,泉州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强化信用为核心、质量为保障、放权与监管并重的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养老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养老服务市场活力提档升级、养老服务消费能力提档升级、养老服务质量提档升级,扎实推进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陈明华 魏晓芳

通讯员 方海涛 吴颖瑜 (受访者供图)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二十大特别报道
   03版:二十大特别报道
   04版:二十大特别报道
   05版:二十大特别报道
   06版:时政·关注
   07版:都市·养老
   08版:都市·社区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财富
   11版:经济·金融
   12版:热线新闻
   13版:地方新闻
   14版:健 康
   15版:五味斋
   16版:综合新闻
幸福养老“泉”心“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