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罗剑生 通讯员陈泉森 章桂林)日前,福建省水利厅发布《关于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推选结果的公示》共认定81处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其中,安溪县的晋江源头、安溪仙苑古渡口(码头碑)以及吾宗水文石刻等3处入选。
今年4月12日,福建省水利厅河湖管理处启动省河湖文化遗产调查认定工作,经各地推荐、现场复核、专家评审和征求厅机关各处室意见,最终推选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81处。
据介绍,2002年3月5日,安溪县会同市水利局、市水文局和省水利规划院开展晋江源头考察论证工作,确定晋江源头位于安溪县桃舟乡达新村梯仔岭东南坡,其高程893米。据此量算,晋江主流从源头至前埔(河口)全长182公里,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为福建省第三大河流。2002年5月8日,泉州市决定以市政府名义立“晋江源”碑,刻晋江源碑记。2003年3月29日,在晋江源头隆重举行“晋江源”揭碑仪式,为泉州人民的“母亲河”晋江确定正源、树碑纪事,并建立晋江源生态保护区。
安溪仙苑古渡口(码头碑)位于城厢镇仙苑村。宋元、明清时期,安溪水路发达,西溪所有码头船只均可直达泉州港,或经中转抵达厦门港和漳州港。当年生产的各种瓷器、铁器、银器,均通过沿线的渡口转运泉州港。安溪的古渡口,实际上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一个中转站。
吾宗水文石刻,位于官桥镇吾宗村蔗口山麓之下。明万历四年(1576年)刻,在一巨石上有“万历四年洪水至此”等字,字下有一横线,是研究水文历史的珍贵实物,对研究人文发展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安溪县水利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此入选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为契机,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河湖文化遗产,努力提升幸福河湖建设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让河湖文化在保护利用中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