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地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水稻“长”在鱼塘上
南安首次试种“漂浮水稻”,不打农药不施肥,还净化水质

眼下正是丰收时节。近日,在南安英都荣星村,农民乘着小船在鱼塘里穿梭,收获的却不是鱼儿、莲藕,而是水稻。

“我们管它叫‘漂浮水稻’,今年试验种了6亩,丰收了,亩产达500斤。”这片试验田的主人泉州嵘淏生态休闲农庄负责人洪荣星高兴地说,“还有水下饲养的稻虾也收获了400斤,稻鱼收货了800斤。”

此外,“漂浮水稻”也为农庄增添一景。生长在水面上的水稻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金灿灿的稻浪下,一条条小鱼小虾儿在稻下穿梭。游客也很新奇,纷纷驱车前来一看究竟,丰富了休闲农业,增添了人气,增长了收入。

据介绍,“漂浮水稻”是使用鱼塘浮板,实现“稻在水中长,鱼在稻下游”。种植“漂浮水稻”和平常水稻有着不一样的流程:营养土需事先高温消毒,随后放入底部有若干个小孔的塑料花盆里,再将提前育好的秧苗逐株移栽在有洞孔的浮板上,最后再将浮板放置在水塘中。浮板下方可以正常养鱼、养虾。

“这是南安首次采用‘水上稻’栽培技术试种的‘漂浮水稻’,这种水稻优势很多。”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相比传统水稻,它最突出的优势就是绿色无污染,没农药还净化水质:在种植中,‘漂浮水稻’不能喷洒农药和施肥,以免影响鱼虾的存活,而水稻通过根系吸收水中营养又净化了水质,实现了‘鱼稻共生’。”此外,“漂浮水稻”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助力发展休闲农旅。

英都是南安传统上的“粮仓”,美称“金英”。为了迈开整镇推进乡村振兴步伐,英都着力探索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特色路子,“漂浮水稻”就是其创新举措之一。据介绍,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生产,英都已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创建400多亩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通过采用“土地托管”“代种代管”“土地流转”等方法,恢复了80亩撂荒地耕种。此外,还培育了2个泉州现代水果产业园,打造了泉珍米胚芽米、英都红米、南安高茹芋头等多个品牌。

□本报记者 黄耿煌 通讯员 黄小燕 洪彩霞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要 闻
   04版:评论·观点
   05版:都市·社区
   06版:都市·民生
   07版:经济·财富
   08版:经济·智汇
   09版:热线新闻
   10版:地方新闻
   11版:地方新闻
   12版:教 育
   13版:刺桐红
   14版:综合新闻
   15版:军事
   16版:看天下
水稻“长”在鱼塘上
设立活动中心
服务老年群体
无人船巡航 监测水环境
深化检警协作
提升办案水平
图片新闻
校园普法宣讲
保障学生权益
图片新闻
“五长”联手
共护绿水青山
共读“最美的书”
拓宽文化视野
家门口邻里中心 为幸福指数加码
惠安建成首个
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物流服务品牌
安溪项目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