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个好消息,今年,我们又成功引入14位台湾人才在泉州就业创业,成立两年以来我们引入的总数已达到30名。”10月28日,当记者带着《泉州晚报》走进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产业园的运营负责人高睿旸一见到记者便笑着说道。
走进产业园,有一面展示墙集中展示产业园引进的专家学者,记者与工作人员们一同细数这些“大咖”,啧啧称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才的重要性,看到产业园引进了这么多的人才,真令人心潮澎湃。”记者说道。
“你看,我们就是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高睿旸翻开《泉州晚报》,与记者一同阅读学习与人才有关的内容,比如“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些内容让我们很振奋,感觉我们一直以来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让我们有更充足的底气和信心接续奋斗!”高睿旸表示。
“产业园通过人才引入、人才发展体系、人才培训等一系列人力资源服务,有效吸引了人才。接下来,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等内容,作为一名记者,也真诚希望能够在产业园采写到更多的亮点典型,讲好精彩的人才故事。”记者期待地说道。
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由产业园引进在泉就业创业的台湾人才中有多名博士,涉及环保科技、半导体、文化传媒、农业等领域。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前来泉州的台湾人才还在不断增加,产业园已入驻10家台资企业,同时,已入驻14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为泉州许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来,快来尝一尝正宗的台湾盐酥鸡,这也是我们今年新引进的台湾人才创办的。”共学间歇,产业园工作人员招呼记者到位于园区台湾商业街正在试营业的台湾小吃门店。
来自台湾新竹的郭信杰是小吃店的店主之一,他不仅是咖啡师,还是一名编剧、诗人、民宿业者。看见记者前来共学党的二十大精神,郭信杰非常欢迎,他说,他与亲友们都十分关注二十大报告特别是其中关于人才、行政等内容,这些内容令在大陆发展创业的台胞们感到温暖和振奋。“这几年在大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受,就是各方面的行政服务不断提升,就像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台胞们都有切身的体会,也是这些因素,让我们选择留在大陆创业生活。”
记者表示,“确实!工作十年来,我采访的台胞乃至海内外客商都纷纷给泉州的行政审批改革、营商环境提升点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中国将‘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相信良好的营商环境会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人才齐聚泉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勾勒了大家对美好未来的愿景蓝图。共学结束之际,产业园工作人员们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产业对接、人才交流、科技合作、教育文化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聚,营造近悦远来的发展生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游怡冰 通讯员苏慧伦 郭慧杰
记者手记
掌声与心声齐鸣
“泉州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了,人才们对泉州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了!”作为《泉州晚报》挂口泉州台商投资区十年的“老记者”,在全市上下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的时刻,走进泉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台胞、台属、台企职工等共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心中感慨万千。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人才们纷纷选择泉州,充分说明了泉州的吸引力与发展潜力。吸引人才的因素可能很多,但概括起来也简单,在共学的交谈中,大家谈及更多的是好的就业岗位,日臻高效的行政服务,日益完善的教育医疗保障等等。
谈到发展、谈到未来,大家更是时不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振奋与感慨的话语不时传出。掌声的背后是心声,是人才对泉州发展的倾注的满腔热血,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大家纷纷呼吁我将大家真实的感受,将大家的掌声与心声传达出来。
“我们要一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作为一名党报记者,通过此次基层共学二十大活动,我再次感受到人才们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心,感受到对泉州更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接下来,我将继续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报道工作,在“记者基层共学二十大”专栏报道工作中,努力成为群众掌声与心声的传递人。
(怡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