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逐渐呈现出低龄化、深度化的趋势;近视可防可控不可治愈,出现近视后应及时就医,切勿听信不靠谱建议,耽误最佳防控时机
本报讯 (记者许文龙/文 CFP/图)“听说‘OK镜’(又称角膜塑形镜)被纳入集采了,以后配镜是不是更便宜了?”近日,一则河北省将“OK镜”纳入集采的消息,引发不少家长的热议。这种摘戴类似于隐形眼镜、只需晚上戴着、价格动辄上万元的延缓近视“神器”,因其很好的疗效,受到许多学生家长的青睐。
“我女儿才小学二年级,近视就有一百多度,赶紧带她到医院检查,配了一副8000多元的‘OK镜’。”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女儿班级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存在不同程度的近视。家长们为此焦虑不已,四处寻找防控近视的方法,其中不少人选择到医院配一副框架眼镜或是“OK镜”。
“OK镜”火爆的背后,是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据国家卫健委披露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高中生近视比例为83.3%,大学生近视比例则高达87.7%。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吴启闽指出,由于“近视可防可控不可治愈”这一常识尚未被公众普遍认知,部分不良商家会利用家长对近视的焦虑情绪,打着防控近视幌子,推出所谓“视力保护产品”,如护眼贴、明目膏、护眼仪、穴位按摩仪等,有的甚至会违规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提升视力”“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表述兜售产品,还列举了一些“成功”案例博取家长信任。如果家长轻信这些商家谎言,不仅花了冤枉钱,还会耽误孩子防控近视的时机,导致近视程度进一步加深。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眼部发育的关键时期,面对近视问题更应早筛查、早诊断、早防控。” 泉州艾格眼科医院主治医生戴艳红坦言,除了无法改变的遗传因素外,近年来室外活动机会少、近距离阅读时间长、电子产品使用率过于频繁、学业负担重、睡眠时间短等也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为此,她建议,学校、家庭、专业医疗机构三方要形成有力联动,普及眼健康档案,对孩子眼健康形成有效监测。家长、教师应遵循医师专业指导建议,从根本上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合理膳食营养搭配,呵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发育。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近视问题,不用过分焦虑不安,听信不良商家的谎言,而是应第一时间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眼科门诊或专业眼科机构就诊,待医生明确近视情况后,再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控制近视措施。
(相关报道详见第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