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对于推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全省唯一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城市试点的泉州,如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提升产教融合质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昨日,在市政府、市政协召开的“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智造强市建设”民主监督协商会议上,市政协副主席庄灿霞代表课题组作了主题发言;8名市政协委员、专家从“融合”角度深入解析我市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报记者吴丽娇 通讯员杨炀/文 陈小阳/图
主题发言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产教融合过程中,高校教学“缺什么”?企业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怎么打造更充分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系……课题启动以来,市政协领导和课题组带着问题,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多轮听取企业方和院校方工作介绍,收集梳理数据材料和意见建议,经过反复研究完善,形成了《深化产教融合 助力智造强市建设》主题报告。
一、 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城市协同发展,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中高本研一体”的“泉州高教职教园”。
●支持高职领军院校黎明职业大学升格举办以应用工科为主的职业本科教育。
●“泉州高教职教园”的建设将进一步优化环泉州湾东部产业空间格局,打造城市发展新空间,推动泉州台商投资区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方向发展,辐射带动惠西、惠东工业区等产业转型发展。
二、 注重强化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和平台载体。
●完善产教融合工作机制,建立产教融合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产教融合高端智库。
●建立产教融合成果发布制度,同时依托黎大定期举办“产教融合发展”论坛。
●打造“五个一”产教融合平台载体,配套建设一个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
三、注重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打好激发企业行业参与校企合作内生动力的组合拳。
●激活企业参与办学的内生动力,推动城建集团等五大国企带头建设主业相应的产业研究院,加大委托职业院校开展在岗职工培训力度,建设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企业和一批产教融合型标杆企业。
●激活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完善产业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机制。
●激活行业组织参与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支持行业组织参与制定专业建设规划,预测行业人才需求,发布行业就业状况和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等。
四、注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增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与产业适应性。加大对石油石化、集成电路、纺织鞋服等产业急需且人才紧缺专业的支持力度,系统研究推出解决办法,特别是推动学费财政分担、校企联合办学、国企提供就业,提高相关专业的吸引力。
●提高高教职教科技创新的适应性。支持“大院大所”的本土化融合,与本地龙头企业、支持上下游关联企业和院校共建协同创新共同体。试行“大院大所”与合作企业的双向挂职制度。
●提升高教职教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修订我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
●提高学科专业设置的适应性。畅通产教人才供需双向对接信息渠道,建立全市各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跟踪调查机制,掌握各类人才来泉、留泉的就业信息。
五、注重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组合政策和激励举措。
●落实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有关财税政策,规范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加快遴选培育一批市级产教融合型标杆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政策。
●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产业学院,支持职业院校围绕我市各县市区的主导产业建设一批特色分校。改革现有市属高校和职业院校的绩效评价体系。
●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完善高校科研后评价体系。
●利用好泉台优势,充分研究吸收台湾在职业教育中的丰富经验,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台湾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闽台“校企”“校校”合作。
建言
探索泉州产教融合新模式
□蔡宇祥 市政协常委
新时代的泉州急需一大批技术技能型高级人才。我市职业院校发展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导致部分产业工人面临失业,“全国技术能手”社会地位缺失等问题。
建议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行职业院校“一校一策”、文理兼顾,在泉州集中力量建设公办本科职校典型。将地区文化特色、经济模式与学校优势有机融合,因需设课,因需施教。整合资源发展优势学科,强化核心竞争力。探索具有泉州经济特色的创、产、教融合新模式。重视工匠人才,予以政策优待。
培育产教融合型石化企业
□沈斌 市政协委员
近年来,我市石化企业出现人才招聘难的情况,成为制约我市石化产业优化升级的瓶颈。
建议我市以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培育产教融合型石化企业。一是强化政企联动,市直有关部门在国家政策重点任务落实上充分发挥试点城市“先行先试”优势,弘扬“晋江经验”,进一步创新产教融合的实施举措,打通政策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建立学校、企业互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新关系。
让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余嘉容 市政协常委
产教融合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
原因之一是企业创新平台、科研机构引进人才难。在这里,我以在工程机械领域深耕20多年的南方路机为例。该企业2006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国家专利600多项。后来其设立的博士后流动站、创新平台留不住人才,难以为继,归根到底就是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博士,希望拥有高校身份和编制。除此,“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与我市制造业企业契合度不够”“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研发和创新平台数量不多与质量不高”也是引才难的另外两个原因。
建议加快推进“大院大所”的本地化发展。加快推进企业与院校“共享人才”,可以考虑“学校出编制、企业出岗位、薪资共分担”的方式共同引进博士。加快推进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加快应用型高校发展
□郭惠惠 市政协委员
针对我市高校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不足的现状,我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服务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为切入点提几点建议。
建议强化应用型高校内涵建设,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加快建设对接我市“六三五”产业体系急需紧缺学科专业,构建承载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完善政策引导,促进校企双主体双向对接,加大科技协同创新项目管理与财政经费投入,强化项目带动作用。政府主导,政校行企联动,通过“企业化管理,项目化运作”新模式,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促进”三位一体开放共享的集成电路等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产城融合试点城市样板
□李云龙 专家
立足当前实际,我市的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工作创新略显不足,尚未形成“产—政—教”融合长效机制;政策牵引略显不足,尚未形成“产—城—人”融合良性循环。
如何补足“打造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样板’”存在的短板?建议一是强化政策牵引,进一步优化试点城市创建方案,加大对产业参与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涌泉行动”配套政策。二是强化项目带动,形成“小切口撬动大改革”的泉州经验,实施产教融合集聚发展工程、人才提升工程和试点引领工程。
共建军民校企命运共同体
□闫福军 市政协委员
国防科技工业是大国竞争最为激烈,也是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将国防科技和产教融合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协同优势。
建议军民融合嵌入学校整体发展框架,以产教融合促进“双一流”建设。积极参与军民融合,拓展产教融合空间,解决高教资源供给与国防军工需求间的矛盾。培育政、产、军、学、研、企等多方共同参与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动力机制,共建军民校企命运共同体。开发教育培训体系,服务退役军人学历与技能提升,打造军事产教融合中心。瞄准两用人才,提高专业与军民融合产业契合度。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许金升 市政协常委
产教融合是推动我市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但当前校企双方仍未形成稳定互惠的长效机制,普遍存在“校热企冷”、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深;高校、职校质量难以与制造业强市泉州相匹配;家长和学生普遍对职业教育有认识偏差。
建议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产业导师,加大企业实践学习力度。通过宣传、培养、社会认可等方式提升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推动校企合作创新发展
□黄军红 市政协常委
泉州入选全国首批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以来,产教融合发展取得良好成绩。
但相对于省外发达地区及泉州产业需求,我市的校企共建、产教融合仍处于较低水平,未能形成有效衔接且良性循环的融合机制。具体体现为:在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上有待进一步跨界融通,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上有待进一步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在产教融合领域相关投融资和财税等组合式激励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地落细。
为此,我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完善配套政策,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构建产教融合发展长效机制。二是引导院校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三是深化促进“四链衔接”,推动“产、城、人”融合共生,加速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