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经济·财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银行理财产品再现大批“浮亏”
​1208只跌破净值,不少投资者选择赎回

债市大跌,银行理财产品面临新一轮考验。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7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剔除近6个月无净值的产品,有1208只单位净值小于1,破净率达7.74%。据方正证券统计,11月以来,净值下跌的理财产品占比为34%,明显高于10月的12.5%。

产品的亏损使得不少投资者开始选择赎回产品。据报道,有银行理财产品触发“大额赎回”,多家理财子公司为此发布文章,安抚投资者。

“一年的收益几天就跌没了”

“之前老想着能获取一点额外的收益,现在才知道能保住本金就不错了,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存定期。”投资者月月(化名)向记者感慨。

去年,她在“预期收益率”的吸引下,购买了银行工作人员推荐的一款理财产品,持有下来,收益率竟然还不错。

“比存款强,工作人员说没啥风险,确实之前收益很稳健。”月月从此时不时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入一些R2中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

而今年过山车式的市场行情却让月月没那么“舒坦”了。

3月份,受股债市场波动影响,银行理财市场出现了一轮亏损潮,月月购入的理财产品勉强没亏损。但进入11月,其持有的理财产品再次遭遇大幅回撤,不仅收益没留下,本金都保不住了。

“一年的收益都在这几天跌没了。”月月感慨。

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市场波动

银行理财是债券市场重要的买方。《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7.3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2%,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3.83%。

而11月11日、14日两个交易日,国债期货连续大跌,其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bp,达到了2016年12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从101.625最高点跌至最低点100.402,与此同时,收益率也连续两日大涨,从最低点的2.702%上涨到最高点2.851%。短期的利率品种也未能幸免,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向记者分析称,本次银行理财净值回撤主要受近期债券市场剧烈调整影响,而近日债市剧烈波动,主要是受几方面因素叠加影响。

“一方面,此前市场流动性较高,债券利率较低,如今市场流动性有所收敛,所以影响了债券利率。”周茂华称,另外一方面,近期股市和债市“跷跷板”关系比较明显,市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更加乐观,国内股市气氛变化,不排除部分债市资金赎回,导致赎回的资金可能流入了股市,“这就导致偏债理财杀跌,偏股型的则更为有利”。

“市场波动属于常态,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银行理财随着底层资产价格波动已逐渐被市场接受,只是近期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偏剧烈。”周茂华解读称,此前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加之宏观经济波动,投资者偏向防守风格,部分资金为避险便流向债券类资产。而自10月底以来,资金面有所收敛,叠加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更加乐观,以及债券市场利率处于低位,导致近期债券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进一步导致配置债券的产品如债基、银行理财的净值出现回调。

“短期的浮亏并不意味着永久性的损失,投资者不妨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决定是否赎回理财产品;同时通过回溯过往市场回撤的历史数据和所持有的理财产品的净值修复情况,判断是否继续持有。”交银理财如是建议。

“投资者要理性看待市场波动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尽量避免追涨杀跌。”周茂华称,从目前国内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与市场流动性趋势看,并不支持债券市场利率趋势大幅上升,在市场风险释放后,市场情绪将逐步回归平稳。在目前我国基本面环境下,债券短期价格下降,相应债券资产配置吸引力上升,也会吸引部分资金流入。(华夏时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都市·社区
   05版:都市·养老
   06版:都市·民生
   07版:热线新闻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财富
   11版:经济·房产
   12版:地方新闻
   13版:教育
   14版:清源·校园风
   15版:综合新闻
   16版:看天下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19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
   20版:环湾生活周刊·特别报道
   21版:环湾生活周刊·食疗
   22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3版:环湾生活周刊·专版
   24版:环湾生活周刊·泉州“狮”话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比增14.4%
我国对外非金融类
直接投资比增10.3%
银行理财产品再现大批“浮亏”
两批金融工具
已投放7400亿元
快递保价“理赔难”如何破解
沪指险守31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