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士奇 通讯员黄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堂,则是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长期以来,为激发学生们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开展一系列实践探索,让思政课走“新”又走心。
为了让思政课堂生动起来,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为蓝本,通过开展校园植物调查、给校园植物挂牌配“身份证”、为小鸟安家、环保手袋制作、回收废旧电池、校园龙眼分享会、垃圾分类回收漫画展等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自然地融入学科课程中,让思政课堂变得开放多元,也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究、交流、体验、理解,使他们内化道德规范和法治规则,并通过践行道德与法治规范,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而依托泉州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等,该校整合设计了多堂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行走思政课”,如学生们会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引领下,漫步老街深巷,观察闽南建筑的古风雅韵,探寻古代先贤的遗风,浸润在家乡文化中,感悟家国情怀;在老师带领下,学生们组成小分队走访泉州非遗传承人,通过访谈方式了解民间艺术的价值,感受传承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坚守的执着。
正是立足于“让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一宗旨,如今,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探索出一条“从课内学到课外学、从读书本到读生活、从理论说到实践做”的思政教育之路,通过由“书本德育”走向“生活德育”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开放多元的思政课程学习中,既丰富了实践体验,也培养了自身的综合能力、探究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同时,逐步构建起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融情活动化”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把思政小课堂同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方式,不仅将教材内容拓展到课前主题活动准备的探究体验、落实在课堂学习活动的交流感悟,也延伸到课后主题实践的内化升华,由此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思政课堂新样态。
如今,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不但打造出了一批优质思政“金课”,由该校教师们多年思政课教学探索累积形成的成果——《小学道德与法治“融情活动化”课堂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也在今年获得了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不仅如此,该校依托福建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邱小鹰名师工作室,形成了覆盖全省九地市的“1+8+100+N”“融情活动化课堂”学习共同体。依托于此,该校于2021年结集推出精品教学设计,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思政课堂实施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