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泉州石窟造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创作出众多精美的艺术品。德化海拔1658米高的九仙山“弥勒洞”内,就有一尊古老的弥勒坐像。那里岩洞幽邃,造像古朴苍劲。石造像形象逼真,整体富有神韵,反映出古人在工艺方面的智慧与技巧。我们现在还能瞻仰这有着千年历史的作品,不能不说是一种福气,既是人的福气,也是一座城的福气。
□本报记者 吴拏云/文 通讯员 木票/图
浑然天成的弥勒造像
德化九仙山是古今闻名的游览胜地,明嘉靖《德化县志·卷之二·山》载:“九仙山:在东西团,西界汤泉上,团山势高,广甲于诸山,为戴云山之发祖。相传昔有九仙经此山上。有石洞、石池、石井,井阔尺许,水清甚,虽旱不竭……”这里有山的巍峨雄姿,有奇特岩洞,有迷人神话,亦有宗教的痕迹,以及旖旎的风光。
在九仙山主峰南侧,有一处天然石室名唤“弥勒洞”,古亦称“九仙洞”,为众多巨石天然堆叠而成。“弥勒洞”洞内宽敞,正中有一尊弥勒石刻造像结跏趺而坐,造像高2.7米,座宽3米,周长9.9米。弥勒造像光头大耳,慈眉善目,双目微阖,神态平静,袒胸露腹,双手置于膝上,左手还攥着佛珠串,嘴角上翘略带微微笑意,看上去和蔼近人。这尊石窟造像的雕琢手法古朴粗犷,线条简练,神形逼真,浑然天成,且保存完好。走近细看的话还会发现,造像的腹部位置似带有包浆的氧化层,显得既大且圆,还光滑鉴人,更添一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意趣。
造像工艺的上乘之作
据清乾隆《德化县志》所载,相传,唐代开元年间九仙山灵鹫岩开山僧邹无比,曾在天然室禅定修真,但“其右有石洞,中一石貌果老,群仙月夜奏广乐。厌其聒耳,改雕弥勒,仙乐遂息。”意即唐代僧人邹无比因厌烦听“仙乐”,而把八仙中的张果老像天然巨石改雕为弥勒佛像。明代张士宾在《九仙山志·序》亦称:“岩故名九仙,剏自唐始。开元间,沙人无比师藏修其上,道成鼎建,易为灵鹫岩,所雕石大士、弥勒世尊在焉。”然而九仙山弥勒造像的这一“由来”,由古而今,颇受质疑。通常来说,弥勒造像有三种形象:未成佛前,是雍容华贵的菩萨像;成佛时,是相貌庄严的佛陀圣像;随缘化身时,为“大肚弥勒”(即布袋和尚)形象。九仙山这尊弥勒造像正是布袋和尚形象。“布袋和尚”的原型为契此和尚,别号长汀子,五代时后梁高僧。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成弥勒佛供奉的,最早是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浙江宁波的岳林寺。所以此像不太可能是在唐开元年间雕琢的。《丝路神韵——泉州古代宗教造像》作者陈鲤健表示,从这尊弥勒佛造像的造型、着装及线条来看,应是北宋之物。距此亦有千年历史了。清乾隆《德化县志》收录的明代杨文正《九仙山志·序》载:“山以仙灵自昔记之,岂凡块然者是必标胜自神仙,岂凡至人者是必以灵秀融结为窟宅哉,而似不尽尔也。”似乎也以含蓄的方式对山中造像传说提出质疑。
不过,不管是唐代之物,抑或宋代之物,不问岁月幽的九仙山弥勒造像绝对是古老造像工艺中的上乘之作,文物中的精品。
仙山故事惹人好奇
“弥勒洞”内外有诸多摩崖石刻。譬如,弥勒洞的顶峰,有“飞升台”三字石刻,横写楷书。弥勒洞外,有“云路”,为李先开所题,横写楷书。弥勒洞侧的石洞之上,则有“天然室”“邹师禅定”字样。“萦纡绝磴锁苍苔,洞口千秋珠树开。大药已随真鼎去,月明赢得列仙来”,这段竖写行书的诗刻位于弥勒洞外的摩崖上,为明代监生林焌题。
弥勒洞内有“仙光”二字,竖写楷书,右旁镌有“南昌刘忠位题”。“直入㟏砑洞,摩云迥接天;漫言勾漏隐,到处可探玄”,这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郭维翰所题诗句,分五行竖写楷书。弥勒洞门之上,有“兜率陀天”,横写楷书,左方落款竖刻“侍郎詹咫亭”,右方竖刻“温陵张文奎题”。詹咫亭即詹仰庇,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其任刑部侍郎在神宗即位(1573年)之后。张文奎为何人尚待考证。
过弥勒洞,出“圣门”沿山南下,不远处就是弥勒大殿。据悉该殿始建于1990年,殿内宝座上供奉贴金弥勒大佛,两厢还有上百尊精制瓷雕弥勒佛,故又俗称“百佛殿”。弥勒大殿背后,高山屹立,林木苍郁,在耸入天际的巨石上,亦留有“高山仰止”石刻。
“何须航海外,中土有蓬莱。窈霭洞天里,神仙日往来。”这是明万历年间诗人周枫流连德化九仙山胜景时留下的诗句。历代以来,九仙山吸引众多名士名宦前来赋诗敲韵。山上的片石枝草写满神奇的故事,在那“仙山仙洞”里,又曾往来什么样的“神仙”,这大山里浸润的五彩人文,必将召唤更多好奇之人前去寻幽问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