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一片冰心在“漳窑”
其显著特征为“白釉米色器,纹如冰裂”,胎体因各种器型厚薄不一,但总体比较庄重,明清时期大量外销
海棠形花口碟
荷叶洗
釉色温润
文房笔洗
漳窑盘
漳窑杯
茶盘
漳窑壶承
香盘
造型古朴
◀漳窑茶壶纹如冰裂

宋元以降,福建逐渐成为我国南方陶瓷生产大省。以德化为中心的福建陶瓷生产区域,明清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德化生产的白釉器被称为“中国白”。福建南部九龙江水域的漳州地区,也形成一个窑址密集的大窑场,其烧制的“漳窑”,造型古朴,线条优美,釉色温润,格调典雅,可谓“一片冰心”,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本报记者 曾广太 文/图

白釉米色 纹如冰裂

漳窑,从地理范围来讲,包括漳州地区甚至邻近的相关窑口,窑址分布在所辖的平和、南靖、华安、长泰、漳浦等;从生产的年代来讲,主要是明清时期;从产品的品种来讲,涵盖青花、五彩、单色釉、素三彩等各种品类。

泉州收藏爱好者李达峰,从事收集茶器多年,对闽南一带的茶器情有独钟,也一直用心学习、研究,且对漳窑特别钟爱,漳窑各个类型的器具都很有特色。刚开始接触时,李达峰发现漳窑器具,米黄釉、玉璧底,形体特别精美,令其着迷,爱不释手,所以一步一步地向它靠近,并收入囊中。

为深入了解漳窑器具的历史和文化,李达峰经常与同行交流,希望可以分享漳窑的一些精品,让民间爱好者互鉴学习。

明、清时期的漳窑充分吸取了宋代瓷器简练的精华,并且传承下来,形成漳窑的独特特色。李达峰介绍,漳窑显著特征为“白釉米色器,纹如冰裂”,造型古朴,线条优美,釉色温润,格调典雅,修胎能看到多种装饰技艺,可谓“一片冰心”,深受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晶莹透亮 温润如玉

漳窑“白釉米色器”,即釉面白中泛黄,成为销往日本的大宗贸易陶瓷。其层次变化多样,有的微闪青,有的偏淡褐,或黄褐、灰褐。造型风格富有表现力和美感。釉面晶莹、透亮,多数釉层温润,质感上佳者有如温玉一般。但有些器物在突起纹饰下可看到较明显的泛青釉,即釉面白中泛黄,通常又称“米黄釉”。

漳窑的瓷土洗炼加工不是很精细,含较多杂质,多数胎体灰白,少数胎白者胎质坚细,敲击有清脆的金属声,粗松者胎呈灰黄色。在装饰手法和装饰纹样的运用方面,漳窑常因氧化呈灰黄,有的足部暗红,系胎体中含铁成分较高所致。

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使釉面开冰裂纹,足较少粘沙,在工艺上更接近德化和安溪窑。开片有大有小,多数细碎;有的开片疏朗,有的浅密均匀如鱼子纹,最小的开片纹如芝麻点。多数纹线呈浅红色,系釉水中含有氧化铁所致;较深者有如哥窑裂变的效果。

工艺规整 施釉讲究

漳窑采用快轮拉坯成型,修胎不甚规整,器物露胎处可见坯纹。大型器物如缸、瓶类腹部套白或灰黄,不及德化白瓷的坚实;“漳窑”釉色白中泛黄;鼎、炉类底足胎接,粗壮柱足者留有小洞或出气孔。瓷塑腹体中空,多数不封底,可见捏塑痕迹。有的塑像手部采用套乳足、柱足、兽足等,三足外撇;筒炉的底足较为特殊,传世中较易折损或脱落,大型造像留有坯胎未干时印下的席织痕。

琢器内壁常施釉至器口或肩上以红彩行书“苏月局主人”款,即表明了窑场主的身份。带盖器物为子母口,留涩圈。足根露胎,一般是先挂釉再修足,故足根少见溅釉现象,亦不易粘接窑具。圈足内一般“均施”“永和”是东溪窑特有的记号。明末清初有所衰落的华安东溪窑釉,少数器底留涩圈,可见放射状跳刀痕。多数采用平切式足,也有足根圆修或双刀、三刀旋削。有的也采用近似玉璧式的圈足,其足台类似竹筒剖面。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评论·聚合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民生
   06版:专 版
   07版:经济·资讯
   08版:09版:教育
   10版:经济·资讯
   11版:要 闻
   12版:房产/地方新闻
   13版:地方新闻
   14版:五味斋
   15版:要 闻
   16版:综合新闻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环湾生活周刊·茶道
   19版:环湾生活周刊·论瓷
   20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
   21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泉”因有你
   22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3版:环湾生活周刊·养生
   24版:环湾生活周刊·泉州“狮”话
一片冰心在“漳窑”
世遗点
沧海桑田
徒步气候福地 登高怀古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