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南昌12月21日电 江西景德镇御窑博物院21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首次证实,至迟在近600年前的明宣德时期,景德镇陶工大胆创新,搭配使用进口、国产两种青花料以求更佳的艺术效果。
与绝大部分古代手工业就地取材的生产方式不同,早期青花一般被认为使用了进口“苏麻离青”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崔剑锋带领的联合考古团队,选取275件元明清不同时期青花瓷碎片,通过聚焦离子束和透射电镜技术,首次“看见”在明宣德至明晚期瓷片中普遍存在两类亚微米级残余颗粒,再比对元明清时期青花瓷显微结构特征,判断其为进口料和国产料的人为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