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千百年来,狮子作为勇猛智慧、吉祥可爱、镇煞辟邪的象征,早已深入泉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外化为泉州处处可见有关“狮”文化的物件、景观及民俗,从大厝宫庙构件、山川地名,到刣狮、狮阵狮舞等民俗活动,再到石雕、木雕、砖雕、木偶头等非遗作品,乃至闽台两岸及泉州与东南亚等地的民俗文化交流活动中,都有“狮”情画意。
为更好传承“狮”文化、弘扬“狮”精神,今年4月起,本社策划推出《泉州“狮”话》系列报道,至今已刊发100多篇相关报道,全方位探寻“狮”来历,深入挖掘“狮”形象,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爱狮、寻狮、护狮热潮,为进一步传承“狮”文化、弘扬“狮”精神,活化文化遗产、赓续城市文脉营造出浓郁的氛围。
□本报记者 黄宝阳/文
(图片均为本社资料图)
“通过泉州晚报社记者深入挖掘、整理,专题报道,我才知道,原来泉州‘狮’文化历史这么悠久、资源这么丰富,文化如此厚重多元,真是叹为观止。受该栏目启发,我近期也着手创作了一个新的木偶狮头。”国家级非遗“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第四代传承人、泉州市级非遗传承人黄雪玲表示。
泉州“狮”文化历史悠久,又根植现实生活,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大到殿宇、祠堂、寺庙、府第、陵园,小至民居、檐角、石栏杆、桥墩;无论是镇守门户的对狮,或是街头巷尾的狮头“石敢当”,还是蹲守屋脊的“镇风狮”,在福建古今建筑、非遗技艺、民俗活动,以及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都不乏浓厚祈福纳福寓意的狮子们躬身守护的身影。透过材质各异、千姿百态的“狮”,“狮”身上蕴含着的勇猛智慧、镇煞辟邪、吉祥可爱的特质,演绎出泉州及泉州人敢于拼搏、一身正气、奋勇担当、团结协作的精神特征。因此,传承弘扬“狮”文化正当其时。
今年4月,本报策划的《泉州“狮”话》系列报道正式启动,报道以专版或专栏形式,平均每周刊发一至两次,记者深入泉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文化、艺术、建筑、非遗、宗教、民俗、地名、美食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狮”文化,提炼“狮”精神,至今已刊发100多篇相关报道。
除了挖掘泉州本土“狮”文化,栏目还将视角拓展到全省。6月27日,本报记者采写的《福气福望润福狮》在学习强国APP福建学习平台刊发,报道将“狮”文化的视角拓展到全省,以更高的站位、更深的视野深挖“狮”文化,溯源文化源头,梳理历史脉络,展示其在各地繁衍发展而成的各类精彩文化形式、文化现象,探寻“狮”文化扎根民间、广受喜爱的精神特质。该报道首先在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发布,随后《泉州晚报》以大通版的形式转载刊发,赢得各界热烈好评和积极转发。
一方面向历史探寻“福狮”文化,另一方面聚焦现实塑造“福狮”文化的生动形象,《泉州“狮”话》系列报道受到省委宣传部乃至中共中央宣传部的肯定。8月15日,省委宣传部记者工作处《福建新闻评议》上,专题刊发了《引导读者在“打卡”文明之光中坚定文化自信——〈泉州晚报〉策划推出〈泉州“狮”话〉系列报道》一文;9月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工作》刊发了泉州市委宣传部课题组的工作调查报告《福建泉州以“福狮”为载体活化文化遗产、赓续城市文脉的探索与思考》。
在“狮”文化挖掘中,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特质得到很好展示,“狮”成为两岸同胞一家亲、心连心的桥梁。如在风狮爷的报道中,记者发现,源于福建的风狮爷,在金门、台湾等地得到了繁荣发展,有着各类实物和文创产品。在狮阵狮舞的报道中,记者也展示了其在海峡两岸都颇受欢迎,成为一项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此外,海内外华人华侨对于“狮”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也在不少报道中得到了体现。
为了做大“狮”文化传播,泉州晚报社媒体矩阵全力投入、强势推广,《泉州晚报》官方微信号、微博号,《东南早报》官方微信号、微博号,泉州网及其官方微信号、微博号,以及各大媒体的抖音号、视频号全面“出击”,以“文字+图片+视频+互动”的融媒形式,将泉州“狮”文化传播出去。
8个月以来,文化名家、民俗专家、各级非遗传承人、年轻文创工作者乃至许多普通市民都加入这场“狮”文化“盛宴”中,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等各大国内重要网站及学习强国APP福建学习平台等转发该栏目报道,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4月25日 风狮爷融合两岸情
在泉州,到处都有石狮的身影。其中有一类石狮子极具特殊性,它们被人们尊称为“风狮爷”。风狮爷信俗,随着闽南先人迁徙,带到了金门及台湾岛内,至今保持兴盛势头,成为泉台交流的桥梁。
对于两岸人民来说,风狮爷信仰早已浸染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专家表示,闽台文化一本同源的特性在神奇的风狮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表明海峡两岸民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认同感。
5月13日 “福狮”守望闽南建筑
守门狮、望柱狮、镇风狮、石像生、石敢当、剪粘、滴水兽……在泉州传统建筑内,狮子艺术形态频繁现身,若以形态来看,有南狮、北狮、非洲狮等之分。它们成了民间信仰的一种图腾,被视为建筑物中辟邪驱恶的吉祥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泉州市古建筑公司董事长蒋钦全介绍,由古而今,闽人在修建殿宇、陵墓、桥梁、府邸、民居、园林建筑等时,总喜欢为其加入狮子元素,希望它能护卫自己的安全并带来祥瑞。
6月2日 “狮文化”蕴多元宗教
泉州是一片多种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共生的土地,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誉。在这五彩缤纷的多元文化中,“狮”的身影无处不在,在佛教、印度教、道教等不同宗教及民间信仰中,赋予狮子的精神、理念及象征意义,大都充满了福气、喜气、勇气、正气。
狮子化身吉祥的代表,常常出现在泉州建筑、家具、器物装饰上,广泛流行。如开元寺东西塔、大雄宝殿前月台束腰处、印度教石柱等处的石雕,通淮关岳庙大门上的木雕金狮,晋江安海龙山寺内石柱上的石狮头像等。
6月7日 萌狮代言城市形象
“敢拼”“敢莹”“敢闯”“敢当”四头“小狮子”,是石狮市委市政府打造的城市IP《狮来运转》中的形象,几年来已发展成具有石狮文化印记的狮子“天团”。
为了更好借力城市IP,自该IP面市以来,石狮在城市建设、政务交流、文化传播、对外宣传等领域,加大对该城市IP的应用和推广力度,让IP与石狮的城市建设、文化旅游、文创产业等领域形成良性互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月10日 刣狮尽展拼搏雄风
泉州刣狮(狮阵)发源于福建泉州,由宋至今,数百年来薪火相传,遍布于泉州各地乡村。狮阵帮助闽南人铸就爱国爱家、爱拼敢赢的集体性格特质。
明清时期,不少闽南民众播迁落籍于中国台湾乃至东南亚地区。东南亚迄今尚有“青狮阵”“武狮阵”,中国台湾地区遍布“金狮阵”“宋江阵”等10余种阵头和200余个“艺阵”组织,这些阵头都与泉州狮阵同根同源。2021年,以石狮狮阵为代表的泉州刣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月28日 “狮”地名900多个
在泉州,“狮”迹遍布山川河流、道路桥梁、大街小巷乃至人名等众多层面,可见泉州人对“狮”的钟爱。
据不完全统计,在泉州,带“狮”的地名有900多个,涉及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非行政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等,还有中国唯一以“石狮”命名的省辖县级市石狮市。
7月1日 福气福望润福狮
报道将“狮”文化的视角拓展到全省,溯源文化源头,梳理历史脉络,展示其在各地繁衍发展而成的各类精彩文化形式、文化现象,探寻“狮”文化扎根民间、广受喜爱的精神特质。
报道内容涵盖泉州西晋九日山风狮爷、福州鼓山涌泉寺戏球狮、漳州木版年画“招财狮”、宁德剪纸窗花“瑞狮”、闽南狮阵狮舞以及当代活跃抗疫一线的“福狮”志愿队等,从“跨山越海、狮会闽地”“狮身福魂、相映成趣”“风狮见证、两岸同俗”“吉祥狮舞、汇聚人心”“传承发展、为民造福”五个方面,绘就了一幅纵贯古今、横跨八闽的“狮”文化开枝散叶的大型画卷。
8月5日 爱拼敢赢 如“狮”勇猛
泉州收藏家王先生收藏了数百件各种材质的狮子老物件,在他看来,狮是百兽之王,既威猛果敢、所向无敌,又充满柔情、有爱有趣。从中延伸出狮子勇毅坚强、战无不胜、喜庆吉祥、有情有爱、镇煞避邪的气质,千百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报道通过王先生在收藏中感悟的狮与泉州人特质的契合以及狮文化对泉州人的影响,来透视泉州人的精神世界,弘扬向上、向善的力量。
11月11日 “狮”美食美 “材”貌双全
“虎咬狮”“牛头狮”、狮子月饼、“狮头鹅”“狮子头”……从“古早味”小吃,到“补冬”菜,再到中西式甜点,如今在泉州城中,人们总能在不同风味的美味佳肴中,找到不少与“狮”有关的元素。
富有寓意的各种“狮元素”被泉州大厨们融入食物选材、烹调、造型等之中,色香味俱全,且寄托美好寓意,成为泉州人餐桌上一道道独特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