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版:环湾生活周刊·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赏世遗之美 品非凡风采
本报推出的“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专题策划系列报道,内容多元,包括名胜古迹、历史人物、民俗活动等,集中展示了泉州世遗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泉州湾宋代海船全景
2021年11月19日,《甘露戒坛: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古戒坛》
2022年2月11日,《苦寨坑: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窑址》
2022年5月20日,《泉港传承最独特的福船建造技艺》
2022年5月27日,《“瓷圣”何朝宗:白瓷艺术造诣最高》
开元寺的印度教遗存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石筑古城—崇武古城

核心提示

本报去年起推出“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系列报道,当中所展示的“之最”,不仅魅力非凡、独树一帜,所涉及领域亦是包罗万象、各有不同。让我们一起回眸,再次领略这些在文化、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造就全国乃至全世界“之最”的风采吧。

□本报记者 陈士奇/文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甘露戒坛

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古戒坛

泉州开元寺的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坛寺戒坛、杭州昭庆寺戒坛并称我国三大戒坛。

甘露戒坛元末毁于火,明清两代分别有重建,现存建筑基本保留了永乐时的整体状貌。戒坛建筑为五重檐八角攒尖顶式,坛台为平面四方五层台座,象征五分法身,第5层供奉明代的卢舍那佛的木雕坐像,它所坐的须弥座莲花台,每一叶莲花瓣上都刻有1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共1000尊,称“千佛莲台”。戒坛的形制高度吻合古代佛教经典记述的规制,是佛教建筑发展史中的珍贵物证。

开元寺

中国唯一拥有印度教遗存的佛教寺庙

开元寺中不仅有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东西塔、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古戒坛甘露戒坛,还有多处印度教遗存,这在我国佛教寺庙中,亦是独一份的存在。

开元寺的石刻风格与南印度12—14世纪的印度教寺院非常相似,例如寺内大雄宝殿月台须弥座的束腰部位73方狮子与狮身人面的辉绿岩浮雕,与南印度朱罗国晚期的印度教寺院里的人面狮身石刻风格极其相似。开元寺中的石刻也结合了中国古代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与印度悠久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力证。

祖龙宫“祭窑坊公”

最独特的瓷界祭礼

为纪念在德化陶瓷史上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窑坊公”林炳,每逢农历五月十六日,德化当地人都要在德化县城宝美村境内的祖龙宫举行独特的“祭窑坊公”活动,这是我国古老庙宇祭祀窑祖神活动中最独特的一种方式。

与各地祭拜窑神的仪式有所不同,在“祭窑坊公”时,是以新开发的瓷艺品作为祭品,陶瓷厂家与艺人都是带着最得意的新作品或获奖作品前来祖龙宫祭拜“窑坊公”,其形式突出了行业特性,具有独特性。

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

中国唯一已出土的海外返航古船

泉州湾宋代海船发掘于1974年8月,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该古船出土物包括4700多斤香料药物以及木货牌(签)、铜铁钱、陶瓷器、象棋子等13类,均为国家一级文物。该古船为远洋贸易后返回的商船,有完整的旅行轨迹,有大量随船实物及完整的船型,所具有的研究价值要高于其他沉船。古船设计和建造技术具有先进性,特别是水密隔舱,大大增强了海船的抗沉性和船体的坚固性,且便于货物的装卸,这种先进设计可上溯到唐代,比欧洲早了近千年。

苦寨坑

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窑址

苦寨坑位于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烧制原始青瓷的窑址。该遗迹保存较好,已是典型的龙窑形态,将中国烧制原始青瓷的历史向前推进200多年,为探索中国原始瓷器的起源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从遗址中发掘出土有大量的原始瓷标本,以及少数的硬纹硬陶和黑衣陶器、石戈等。挖掘出土的原始青瓷器制作工艺水平高,器形、纹饰丰富,区域特征明显,流通范围清楚,填补了原始青瓷发展阶段的空白。

丁拱辰

泉州人写出中国第一部火炮制造专著

丁拱辰于清嘉庆年间出生于晋江陈埭一个回族商人家庭。作为“洋务运动”先驱的他,是中国近代军事科学家,也是中国第一辆铜火车和蒸汽机车模型设计者、中国近代最早的火箭研制者。

由丁拱辰撰写的《演炮图说》,是我国第一部火炮制作专著,也是我国军事科技史上的开拓之作。道光二十三年,三易其稿的《演炮图说辑要》由泉州会文堂正式刊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详细介绍西方兵器科学技术、普及炮兵常识、图文并茂的专著。

清源山三世佛

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位于最东南的藏传佛教三世佛造像

20世纪90年代初,藏传佛教三世佛石雕造像被发现于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碧霄岩。清源山碧霄岩三世佛为摩崖浮雕,外观为长方形石龛,当中有三世佛并排结跏趺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中尊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作触地印之降魔相;左尊为过去佛(药师佛),亦作触地印之降魔相,但左掌上托钵;右尊为未来佛(阿弥陀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皆为吐蕃式样,整座造像布局匀称,雕工精湛,造型优美。

清源山三世佛造像对研究藏传佛教东传、促进藏汉文化交流及西夏人(唐吾特·党项)在元代活动有重要学术价值。

安溪西坪

最早发现铁观音母树

最早发现铁观音母树的位置是在安溪县西坪镇。该遗迹保存很好,为探索安溪铁观音起源、发展的历史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关于铁观音的母本原株有尧阳村的“王说”和松岩村的“魏说”两种说法,二者各说铁观音源自于此。在林荣溪和陈德进撰写的《中国铁观音》一书中写道,三百多年来,关于铁观音的起源,双方各执一词。王家坚持“文人献茶,乾隆赐名”,魏家则始终认为是“观音托梦,魏荫传茶”。鉴于两家说辞在茶人之中形成的广泛影响,《中国茶经》《福建乌龙茶》以及1994年出版的《安溪县志》,把铁观音的起源王魏两说进行了一番整理,一并收录。

泉州

弘一大师驻锡最久的城市

弘一大师在泉州驻锡长达14年之久。观其一生,再无第二座城市能如此受其青睐了。弘一大师与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因缘甚深,先后住过雪峰寺、开元寺、承天寺、铜佛寺、弥陀岩、碧霄岩、清源洞、草庵、净峰寺、普济寺、福林寺等数十座寺院。在众多寺院内留下了书法、诗赋、经律等遗墨珍品,可以说,弘一大师将其后半生的心血与智慧,奉献给了泉州。

泉港

传承最独特的福船建造技艺

宋元时期,泉州是福船制造与汇聚之地,福船建造技艺在民间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在明洪武年间,福船建造技艺随黄氏的迁徙传入圭峰(今泉港区峰尾镇一带),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峰尾福船也声名鹊起。

泉港的福船建造历史悠久,且技艺精湛、独特。峰尾福船“黑舶五青案”采用水密隔舱技术的同时,还在船上不同位置设计独特的“十二生肖”标志,让福船的驾驭更加井然有序,也更具机动性。

“瓷圣”何朝宗

白瓷艺术造诣最高

一代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被后世尊称为“瓷圣”。他的作品以观音、达摩、弥勒、如来、文昌等宗教人物造像居多。其将宗教文化、人生哲学、审美情趣融入德化白瓷,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何派”艺术。

何朝宗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非凡的艺术才华与高超的艺术成就,将中国白瓷雕塑艺术推到一个前无古人的巅峰,为德化窑在中国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翘楚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仍然备受中外艺术家的推崇。

清水岩《岩图》碑

最早的完整保存的“石头图纸”

清水岩《岩图》碑伫立在安溪县蓬莱镇清水岩“枝枝朝北”树东侧石粟柜顶,它以半浮雕图像记载了宋代清水岩的岩宇、亭台、山门、舍利塔、道路等。图像呈现了清水岩殿阁“帝”字形的规模体式,并附有建筑度数。这面岩石碑是全国罕见的珍贵图形碑刻。

清水岩《岩图》碑已有800多年历史,目前整体保存良好,后人根据这份“图纸”,清水岩得以扩建重修重建30多次,仍基本保持原样。清水岩之所以声名赫赫,也与《岩图》碑在史学上占据的重要地位是分不开的。

崇武古城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石筑古城

位于惠安县崇武半岛最东端的崇武古城,依山海之势而建,攻守兼备,古城墙、窝铺、月城、城门楼、烟墩、中军台、演武场以及古城内独具特色的道路系统,构成了古代完整的沿海军事战略防御体系,融防、守、住为一体,具有极强的军事防御功能,是迄今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丁字形石筑古城。

崇武古城是我国现存沿海独特的防御性所城范例,也是我国军事史、建筑史、艺术史的珍贵例证,反映了明代为“防倭寇、兴经济、略海防”,在我国东南沿海建立军事要塞与当地居民互相融合的发展历史。

泉州永春

中华名拳种白鹤拳发源地

永春白鹤拳是福建省的七大拳种之一,创于明末清初,是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动静相连,虚实分明,脉络贯通,快慢相间,手足呼应,吞吐浮沉,似刚非刚,似柔非柔的少林内家拳。

三百多年来,永春白鹤拳流传于国内及东南亚,盛行于欧美,被称为中华武术大家庭中一绝。2008年,永春白鹤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永春本土已拥有永春白鹤拳名师数百,学子万千,拳众十多万。

汪大渊

中世纪中国最年轻的航海家

680多年前,从泉州出发,走向世界的元代大航海家汪大渊,曾两次远航东、西洋,足迹遍及亚洲、非洲,甚至到达了非洲东岸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

汪大渊第一次远航在公元1330年,比郑和1405年早75年,比哥伦布1492年早162年。作为中国中世纪伟大的航海家,汪大渊也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的马可·波罗”,其著作《岛夷志略》被列入影响中国的100本书之一,是研究泉州港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世界史、航海史、交通贸易史、华侨史和民俗学的重要资料。

泉州

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

截至目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泉州占5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共3个类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项目和活动(优秀实践名册)。其中,我国的优秀实践名册为1项,这一项,目前全国仅有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泉州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三大项非遗代表作名录(名册)的城市。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广 告
   05版:评论·聚合
   06版:都市·社区
   07版:都市·民生
   08版:都市·民生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资讯
   11版:经济·财富/地方新闻
   12版:地方新闻
   13版:教 育
   14版:清源·五味斋
   15版:要 闻
   16版:看天下
   17版:环湾生活周刊
   18版:19版:环湾生活周刊·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
   20版:环湾生活周刊·寻找泉州世遗的中国之最
   21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泉”因有你
   22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23版:环湾生活周刊·番客楼里的侨心
   24版:环湾生活周刊·泉州“狮”话
赏世遗之美 品非凡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