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延时服务简称课后服务,是“双减”背景下学校办学的新举措,既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丰富课余生活,又减轻家长因为下班时间与放学时间冲突造成的困扰。泉州台商投资区将课后服务作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课后服务开展1年多来,取得一定成绩,推进“双减”工作落地生效。
□本报记者 罗剑生 通讯员 李杰聪 文/图
完善方案 优化服务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台商区各学校积极响应,多措并举,用心、用情、用智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今年秋季开学后,台商区第十实验小学及时调整课后服务方案,如语数老师侧重做好学生的作业辅导,综合组老师利用专长开设丰富多元的社团课程供学生选择,切实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该校利用课后服务开设了“诵读课程”,每天早读诵读国学经典和美文,中午进行午间阅读,晚上分年段开展亲子阅读和自由阅读。该校还开展“经典古诗词分级诵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自主选择考取相应的等级。这种激励机制使得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争先,形成了良好的经典诵读氛围,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该校还利用作业辅导时间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角色扮演、好书推荐、读书小报、阅读海报、图书漂流等。读书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巩固了课内外学到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使阅读形式更加多样化。
立足特色 多元选择
台商区第一实验小学利用现有教师的专业特长,以及多功能教室、各功能馆室、运动场等场地优势,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建立了“四雅课程”,分别是仪雅、高雅、博雅、创雅,涵盖体育、艺术、书法、科创、思维等20多门课程。“仪雅课程”有“书琅”“我爱绘本”“徜徉书海”等,“高雅课程”有“雅乐合唱团”“瀚墨缘”“创意彩陶”等,“博雅课程”有“奇思妙想”“活力啦啦操”“花样跳绳”等,“创雅课程”有“创意编程”“科艺制作”“创意拼(乐高)”“畅想科技”等。学校实时监测课程开展情况,采集学生、家长意见,落实动态调整。据悉,该校一校两区参与午托课后服务的学生有600多人,占35%;参与下午四点半课后服务的学生有1600多人,占96.6%。
泉州师院附属小学台商区分校则针对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安排体育老师下年段指导,由各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一课时的体育锻炼。除了作业辅导和体育锻炼,学校还开设美术、音乐、体育、科技、棋类、语言、综合七大类社团,包含国画、管乐、合唱、啦啦操、花样跳绳、足球、篮球、击剑、围棋、象棋、船模、无人机、硬软笔书法等41项社团项目,共109个社团教学班。据统计,全校在校生4281人,参加课后服务、午托及社团活动的学生有3984人,超过93%。
多措并举 推进“双减”
记者了解到,为推进“双减”工作落地生效,台商区成立以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和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等相关机构,制定出台《泉州台商投资区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同时,每月召开1次“双减工作推进会”,部署学校课后服务等工作,确保课后服务工作“一校一案”、全覆盖。
台商区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坚持公益普惠性,根据成本核算原则进行服务性收费。优先保障残疾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等急需服务群体需要,并对农村低保、城镇贫困户子女予以减免费用。
台商区在全区中小学推行“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同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2+N”课后服务模式,“2”即作业辅导和体育活动2项基本服务,“N”即科普、文艺、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拓展服务。学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学生课余学习生活。截至目前 ,全区共有57所中小学提供课后服务,参与学生人数达到32817人,学生参与率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