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求变,迎难图新。
今年4月底,在泉州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加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关键时刻,一场全市重大项目集中“云签约”活动,有效激发了城市活力,百宏化工新材料、恒安新型生活用品智能化生产基地(二期)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的签约落地,吹响了全市“抓项目、促发展”的冲锋号。
凭风借力,以招商落实项目;破浪前行,以投资带动发展。今年以来,泉州始终抓牢“招商引资”这条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抓紧抓实抓细各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扎实开展“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高位推进、多措并举,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累计签约正式合同项目1903个,投资总额11184.05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招商任务。其中,20亿元及以上重大产业正式合同项目155个,投资总额6486.85亿。
□本报记者 颜雅婷 通讯员 洪霂
强队伍优机制,构建开放招商新格局
招商引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后劲所在。今年初,泉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动员大会,部署“项目攻坚2022”“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等专项行动,全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招商新格局,让招商工作有谋划、有统筹、有方向——
强化顶层设计。顶格成立由市主要领导挂帅的市招商领导小组,以及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和市委常委任组长的十二个产业发展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招商工作。
完善政策保障。制定出台泉州市招商引才顾问(招商大使)管理规定,起草泉州市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以政策明导向。同时,梳理省、市现行招商惠企政策汇编成册,做到优惠政策有出处、有干货、有保障。
优化工作机制。建立招商项目预审机制,牵头相关产业小组、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对招商项目提出的投资条件进行评估把关和尽职调查,筛除不符合我市产业等相关规划或要价过高等情况的项目,防范项目引入风险,有效节约行政资源,集中精力锚定大项目、好项目。
梳理产业图谱。结合12个重点产业发展实际,一链一图、分门别类梳理包括“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缺链目标企业”等信息的产业链图谱,精准定位产业链招商路径与方向,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充实项目咨询评估专家库,为全市重大招商项目前期预判、可行性论证等提供咨询评估服务。
完善泉州市招商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全市各类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全流程管理和服务,打造集展示泉州形象、项目宣传推介、产业分析联动、精准锁定目标、项目实时管理于一体的智慧招商新模式。
聘任招商大使。相继聘请两批次共72名热心支持泉州经济发展、致力推动泉州对外经贸交流合作、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代表人士为“泉州招商引才顾问”,为泉州发展牵线搭桥,引荐投资项目、高端产业人才和先进技术。新的一年,还将邀请市招商大使全程列席市两会,为泉州招商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走出去请进来,精准招商促项目落地
大招商、招大商,为的是激发新动能;引增量,育存量,为的是增强发展后劲。
今年4月,泉州市2022年重大项目集中“云签约”活动举行,380个总投资额3090亿元的重大项目签约落地。8月,“晋江经验”20周年招商签约大会举办,400个总投资额4160亿元的重大项目通过“线上线下”正式签约。11月,泉州市“长三角”招商推介会举办,并推动“长三角”泉州商会联盟成立。
一场场高光签约活动的举行,一个个支撑作用大、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加速落地,为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切,得益于泉州以开放姿态积极拓展招商格局,“走出去、请进来”多元招商,不断扩大招商朋友圈。
主动出击,才能抢得先机。今年以来,泉州市领导频频外出带头招商,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建洋,市长蔡战胜亲自带队前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辉、市政协主席肖汉辉等十二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也分别带队前往全国重点城市,马不停蹄拜访企业,紧锣密鼓招商推介,密集签订合作协议,有效推动一批引领性、标志性重点投资项目加速落地,其中,中化、泰康之家、首创环保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先后签约落地。
为使招商更精准、更有实效,市招商办结合泉州招商工作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编制2022年泉州招商手册和招商宣传片,充分展示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产业招商方向及投资创业环境等招商优势。同时,紧盯重点行业和企业,加大对接力度频次,多次邀请客商团队来泉考察,成功引进了一批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项目,全面增强产业集群效应。
在产业大招商工作中,“招得来”是基础,“落得下、发展好”才是关键。
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市招商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需要树立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服务理念,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最好的政策吸引企业,以最大的诚意感动企业,以最优的环境留住企业,招引项目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根据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市招商办制定出台泉州市“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2022年指标考评细则,并增设“增资扩产”考核专项,鼓励本地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截至11月底,全市增资扩产完成681.27亿元。
与此同时,市招商办不定时赴各县(市、区)开展实地督导,通过“内页资料检查+项目实地查看”对各地招商工作进行跟踪督导,加快推进项目转化落地,让签约合同尽快转成招商作战图、施工图。此外,还聚焦梳理盘点2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企业增资扩产、签约项目落地、项目固投贡献等招商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导,及时帮助协调存在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