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备年货,衣、食、玩的物资琳琅满目,尤其是食材和零食线上、线下买,超市买、菜市场买,生猛海鲜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也有人懒得煮年夜饭,提前预约到宾馆酒家吃,或者做成半成品送货上门。这不禁让我想起儿时春节买肉的往事。
记得我十几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天凌晨4点多,母亲叫醒了我。一听说要我去公社食品站买肉,我一骨碌爬起来,迅速穿上厚实的棉衣,顶着刺骨的寒风,怀着难以压制的激动,向5里外的公社食品站走去,衣兜里装着母亲给的5元钱还有5斤肉票。
20世纪70年代,一般过年时村里才会杀一两头猪,平时很难吃到猪肉,人们对吃肉的渴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家一年辛辛苦苦到头饲养一头肥猪,饲养大了抬到公社食品站卖掉,除了能得到钱外,还有一些肉票,凭这肉票买猪肉。我们也舍不得吃肉,把肉票卖了一些,以补贴家庭费用。
说起吃肉,不禁想起跟母亲进城走亲戚的笑话。亲戚见是远方的客人,热情接待。第一天吃的是干饭,有肉有菜。第二天又是干饭,有肉有菜。我胃口大开,吃得肚皮撑得圆滚滚的。我悄悄问母亲,亲戚家昨天做忌日今天又做忌日?我的印象里,做忌日才会有干饭有肉吃。亲戚听了这话哈哈大笑,笑得直不起腰来,对母亲说,你看这孩子瘦得像猴子一样,摔倒都流不出血来,流的都是菜汁啊,孩子正在长身体,要给他补补营养。
那么早到了食品站,已经有几十个人在排队了,随后又陆续有人加入队伍,我们都在静静地等待食品站的人上班。天快亮了,队伍居然有四五十人之多,因为1个公社毕竟就1个食品站专营,只有这里才能买到猪肉,而且春节快到了,买肉的人特别多。
约莫8点钟,终于窗口的几块木板一块一块地被卸下来,露出了食品站工作人员那严肃的面孔。队伍开始骚动起来、拥挤起来。我手里紧紧攥着5元钱和5斤肉票,随着队伍慢慢往前移动。我的身后还有多长的队伍我不知道,我的前面足足有好几十个人,都是大人,我还不到他们的肩膀高。前面的人好像一直都挪不动脚步,后面的人却一直往前挤,我觉得我快被挤扁了,呼吸越来越困难,喘不过气,快要窒息了,真想大声喊救命,却喊不出声来,而且队伍挤得水泄不通,退也退不出来。这时候一个大汉突然左突右冲挤到我面前,我一看是舅舅,惊讶、高兴得说不出话。舅舅对众人说,不要再挤了,再挤会出人命的。舅舅护在我身旁,我才稍稍缓了一口气。原来舅舅站在一旁看热闹,发现他的外甥快挤成肉饼,才挤进来救我。
队伍慢慢往前挪动,终于轮到我了。食品站人员对我说,只剩下猪头皮了要不要?我愣住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轮到我,却等来这猪头皮?猪头皮虽然便宜却没一点肉,叫人怎么吃?回家怎么向母亲交代?不被她骂死才怪呢?我急得快哭出声来,问食品站人员,今天还要宰猪吗?食品站人员回答,不宰了,你不要别人要买走了。我狠狠下了决心,买,过个年怎么能没肉吃?骂就让她骂吧。回到家想不到母亲只嗔怪几声,我的心才稍微宽慰些。
几十年一晃过去了,那一年春节买肉的场景,至今想起来仍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