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司马小萌
著名摄影家
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会长
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常委
北京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
北京晚报原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
司马小萌,泉籍著名作家司马文森之女。北京最早的“拍客”之一、新闻摄影公益平台的领军人物、手机摄影的积极推广者……这一系列身份,让已退休多年的她,永远保持蓬勃、保持年轻。
一边拍照片,一边写文章,一边当“伯乐”培养新人。她将一生最好的年华献给了新闻摄影事业,现在仍然活跃在媒体人中。从相机到手机、从照片到文字、从线下到线上,她期待“朋友圈”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时代的记录者,成为美的见证人。
用光影演绎非凡人生,司马小萌在近四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多次获得全国好新闻奖、北京市好新闻奖、全国晚报好新闻奖。1985年她撰写了《摄影指导》一书,被评为198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曾在中央电视台主持《摄影咨询》节目,向全国百姓普及摄影知识;还因其在弘扬摄影文化、促进交流方面的贡献,两度获得韩国科技文化界最高荣誉之一——“蒋英实国际科学文化奖”。 □本报记者 陈智勇
积极推动全民摄影
“刚刊发在《姑苏晚报》的《跨越上站奔下站》,是2023年我写的第一篇散文,也算是个人的‘新年寄语’。给自己一点鼓励,给朋友们一点信心,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让我们携手前行。”司马小萌说。
写文章是司马小萌的业余爱好。近几年,多家媒体为她开辟了专栏,其文章的质量与数量,完全不逊于专业作家。她掐指一算道:“4年来发表了160多篇散文。首发的报纸有9家,如《北京晚报》《泰州晚报》《姑苏晚报》等;转载的报纸有《呼和浩特晚报》等20多家。”
“先学习、借鉴,再发展、提高。”在司马小萌眼里,摄影并不难,难的是拍出好片。她倡导全民摄影,期待大家拿起相机、拿起手机,记录生活、见证历史。她说:“把摄影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在享受视觉艺术的同时,你会获得极大的生活乐趣。”
近几年,她无偿在多家报纸的摄影版担任顾问兼版面指导:“泰会拍”“镇能拍”“宿来拍”……以“拍”字命名的摄影版,四处开花。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她希望更多的专业摄影人和业余摄影爱好者在大众平台亮相,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
同时,她还在抖音和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司马小萌走哪拍哪”账号,教粉丝如何摄影。哪怕是疫情期间不便外出拍照,面对小区的一草一木,她都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被称“中国扫街第一人”
在中国新闻摄影界,尤其在北京,司马小萌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科班出身,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大学毕业后到《北京日报》等媒体工作。1980年,《北京晚报》复刊,她成为该报唯一一名摄影记者。同年,她在《北京晚报》推出“十字街头”专栏,用镜头关注民生、反映民生。
1981年7月3日,司马小萌的一组摄影报道《十字街头》一举获得首届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前身),其中《如此教室》一片被称为“最早的希望工程照片”。这个栏目开创了批评性报道的先河。
司马小萌常被大家称作“中国扫街第一人”,按现在的话说,“扫街”即是“走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她总结摄影的制胜法宝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大胆创新,也是司马小萌的过人之处。在没有数码相机、甚至电脑尚不普及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司马小萌是最早使用多次曝光技法拍摄文艺演出的记者。1981年,她采用二次曝光手法拍摄的新闻图片《神秘的法国电子合成器演奏家雅尔》,被收入中国摄影四十年精品集,成为“八十年代中国摄影界改革开放的代表性佳作之一”。
期待千年古城再创辉煌
受父亲司马文森熏陶,司马小萌从小喜欢文学。学生时代,她的作文屡屡被学校推荐为“范文”。
2021年6月26日,“永远跟党走——‘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司马文森《风雨桐江》座谈会在泉州举行,司马小萌专程回泉,与泉州文艺界齐聚一堂,畅谈《风雨桐江》的文学价值与影响力。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官,司马文森也是著名现代作家。他把人生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风雨桐江》献给了故乡。司马文森作品颇丰,《南洋淘金记》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开创了华侨社会文学的先河”。
“父亲司马文森在52岁的短暂人生中,写下了逾千万字的作品,笔耕不辍,影响深远。《风雨桐江》创作完成近半个世纪,至今仍然受到读者喜爱,可见好的文学作品,价值是永恒的。”司马小萌在座谈会上说。此前,她还将司马文森的多本代表作带回家乡,捐赠给泉州市图书馆。
司马小萌说,泉州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城市,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哺育了一大批文化名家,他们已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擦亮城市名片,让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