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1月13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顺利提取
远古人类遗珍不断显露
“郧县人”3号头骨发掘现场(国家文物局 供图)

本报讯 (记者吴拏云)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年12月26日公布讯息称,经考古队数月奋战,备受关注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于近日被顺利提取、离土出舱。考古证明,百万年前的郧县人已会狩猎和餐食食草动物,“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的进一步研究有望精准地破解直立人演化过程的谜团。

发掘研究

将填补重要空白

“郧县人”3号头骨在位于湖北十堰的学堂梁子遗址新一轮发掘中破土露面,并于2022年9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作为“考古中国”重大成果发布。国家文物局、湖北省各级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等学术机构对这一重大发现高度重视,迅速组成由行业顶尖专家构成的多学科考古发掘研究团队,并制定了《“郧县人”3号头骨发掘和研究方案》。半年多以来,考古队不断地将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从堆积物和胶结致密的钙质结核体中剥离,使百万年尘封的远古人类遗珍逐渐显露。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专家组长、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介绍,从目前保存的状况来看,“郧县人”3号头骨顶骨、眉弓前额凸起,鼻骨显露,左侧面部的骨骼基本完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欧亚内陆100万年前最完整的头骨。3号头骨相较于1989年、1990年先后发现的“郧县人”1号、2号头骨,更加完好、更加珍贵、更加重要。郧县人在东亚直立人的演化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段,承上启下,“郧县人”3号头骨的发掘和研究将填补一个重要时段和重要区域的空白。

“非洲走出说”未成定论

本报记者2022年12月28日就“郧县人”3号头骨的发掘和研究一事专访了福建省文物鉴定组成员、泉州市原考古队队长、文博研究馆员陈鹏鹏,他表示“郧县人”3号头骨的问世,或可证明人类起源及演化呈“多地开花”的特点。陈鹏鹏称,早在1989年、1990年,郧县(今为郧阳区,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就先后发现1号、2号头骨,并证实是属于古人类物种——直立人的遗骸。“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的年代初步测定为距今85万年,2号头骨化石则介于80万年前至110万年前间。不过,1号和2号头骨化石挖掘出来以后,形状已扭曲变形,可以说科学研究价值大打折扣。但这次发掘出土的3号人头骨,却保存异常完好,颅型饱满,形态清晰,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距今约100万年,处在欧亚大陆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成为研究人类在东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证据。在郧县人遗址,考古队还获取了与郧县人化石同地层的数量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和手镐、手斧等石器工具,以及相关生存环境的信息,这些都将对直立人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首次发现了完整的、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头盖骨。1936年,在中国考古学家贾兰坡的主持下,另外三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和一个完整的人类下颌骨又相继在周口店被挖掘出来(新的测年表明北京猿人可能在距今80万年左右)。随着考古研究的发展,如今在中国这个区域,超过100万年的古人类物种,只有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距今160万年至120万年左右的陕西蓝田人。郧县人处于元谋人、蓝田人到北京猿人之间,它是距今100万年左右,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过程。

之前学术界,特别是欧洲学术界,存在一种“非洲走出说”,该假说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类人猿,经过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等演化阶段,到了距今200万年左右,在直立人阶段走出非洲并向世界各地扩散。陈鹏鹏表示对“非洲走出说”持怀疑态度,他称不管是北京猿人还是郧县人,都在发现区域生存十万年甚至数十万年以上。远古时期的迁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能“说走就走”,从非洲向世界扩散的说法,至今仍缺乏所需的证据链。现代,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凸显出人类起源“多元化”“多地化”特点,人类文明也是多点开花、共生共存、各美其美的。山东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张亚盟表示:“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变化很大,对于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具体原因。有可能是亚洲的每个种群都独立进化了,或者它们可能是非洲以外的多波扩张的结果。”

须加强保护并深入研究

陈鹏鹏表示,近半个世纪以来福建在旧石器时代考古上也有不少重要的发现。在1988年5月的省文物普查中,发现三明清流沙芜狐狸洞的一枚更新世晚期的古人类下臼齿化石,后来又在该地先后发现晚期智人牙齿化石5枚,填补了福建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清流狐狸洞发现的有明确地点和地层层位记录的旧石器时代晚期1万—3万年前的古人类牙齿化石,伴出17种哺乳动物化石,对探索福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漳州莲花池山遗址是在1989年底被发现的。2005年11月至2007年2月,福建省文物考古队组织专家,对莲花池山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发现的上、中、下三个文化层中,下文化层年代距今为20万—40万年左右,这在我省旧石器考古中尚属首次。

三明万寿岩遗址,又被外界称为“南方周口店”。该遗址灵峰洞第3层与旧石器共存的钙板样品经铀系测定,其年代距今约18.5万年,说明此时古人类已在福建境内繁衍生息。尤其是出土的锐棱砸击石片和石核,早于台湾岛发现的同类石器,揭示了台湾岛在旧石器时代就与福建有着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在万寿岩船帆洞遗址,揭露出距今4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工铺就的砾石地面约120平方米,为国内少见。

2002年,晋江深沪湾海滨潮间带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种类型的遗址在福建省境内尚属首次。遗址共发现七个旧石器地点,发现石制品36件,都是具有明显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制品和石器成品,大致距今2万—8万年。还有专家根据地层对比进行推测,认为遗址年代大致在距今50万—80万年。

陈鹏鹏称除了上述的例子外,与旧石器时代有关的重要考古发现还有不少。这些考古发现对探索福建原始社会的历史及其社会经济面貌具有重要价值。人类起源与演化遗产地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加强保护、科学合理利用这些遗址,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版
   02版:关注省两会
   03版:评论·聚合
   04版:时政·关注
   05版:都市·民生
   06版:都市·民生
   07版:摄 影
   08版:经济·资讯
   09版:地方新闻
   10版:健 康
   11版:清源 校园风
   12版:综合新闻
   13版:环湾生活周刊
   14版:环湾生活周刊·调查
   15版:环湾生活周刊·茶道
   16版:17 环湾生活周刊·创意
   18版:环湾生活周刊·品味
   19版:环湾生活周刊·温陵志·“泉”因有你
   20版:环湾生活周刊 泉州“狮”话
远古人类遗珍不断显露
大江万古流 展千年文脉
一种冰雪颜色
雕出万种风情
千件珍贵展品细数体育故事
来这里探索星辰与大海
传统年宵市集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