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关注省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1月16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一场政企连心的“双向奔赴”

(上接第一版)

镜头二 高效出口退税服务注入资金“活水”

“去年,我们共办理出口退税约1.74亿元,税务部门办理效率提速,资金快速回流,大幅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去年我们的外贸板块稳中有进。”泉州中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琼玲表示,高效出口退税服务为企业注入了资金“活水”。

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企业对外贸易承受较大压力,即便如此,中泉去年仍实现进出口总额23326.18万美元,其中,出口23166.33万美元,同比增长4.61%。吴琼玲表示,这是全体员工拼搏努力、惠企政策大力支持、政务服务高效暖心的成果。

明显感受到税费服务更加便利化、智能化,是中泉办税人员的切身体会。去年我市税务部门推出“税收政策不问即知、涉税事项不见即办、政策红利不来即享、部门信息不跑即用”等“四不四即”直达快享服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打造智税“闽捷办”工作机制,精准推送税费支持政策“红利账单”,为纳税主体提供上线“学税定制”服务,实现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学、办、享”全流程线上自动化运行,让泉州中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广大纳税主体畅享税惠红利,增强企业纾困解难的信心和底气。

项目招商加速跑

实现固投2830亿元、增长10%以上

过去一年,泉州以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为路径,聚焦“1+3”专项行动,全力抓项目、促发展,稳投资、强后劲。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泉州实施“项目攻坚2022”活动,专班推进“抓前期促开工”,15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2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30亿元、增长10%以上。

硬核举措、全员招商。泉州实施“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立足产业基础、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建立12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市招商服务中心,聘任招商大使,出台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办法,落实增资扩产享受招商同等待遇,实行“一把手”带头、全员招商,全年新签约正式合同2244个、总投资1.3万亿元。

镜头一 白濑水库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作为国务院加快推进建设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去年12月23日,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施河道截流,推动工程进入新的建设节点,实现左、右岸同步施工作业,进入快速建设阶段。

自2021年大坝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面对因大坝右岸和漳泉肖铁路天湖山支线、省道217线既有线垂直交叉,铁路、公路保通工作以及移民安置工程、铁路公路复改建等项目建设滞后等问题,泉州上下一心、全力破解。

项目建设指挥部靠前指挥,积极对接争取南昌铁路局停用漳泉肖铁路天湖山支线6个月,支持铁路复改建及大坝主体工程施工。参建单位顶住涉铁施工、恶劣天气等压力,实现不停工、不停产,推动项目施工顺利通过截流阶段验收、成功实施河道截流。

截至去年12月底,白濑水库累计完成总投资104.37亿元,其中,2022年度完成投资25.0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镜头二 “长三角”泉州商会联盟扩大“朋友圈”

30个重点招商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约268亿元……近日,泉州台商投资区举办的2023年招商签约大会,率先吹响了新一年全市招商引资的冲锋号角。

去年至今,声势浩大的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为未来发展积蓄新动能,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去年4月底,在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刻,泉州举办2022年重大项目集中“云签约”活动,与全国各地客商共聚“云端”“跨屏”签约,380个总投资额3090亿元的重大项目,通过视频签约落地;8月,“晋江经验”20周年招商签约大会上,400个总投资额4160亿元的重大项目“线上线下”签约,掀起下半年开放招商新攻势;11月,利用上海进博会契机,泉州市“长三角”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办,“长三角”泉州商会联盟成立,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

放眼全市各县(市、区),站在一年之始,下好招商引资开年“先手棋”可谓时不我待。紧盯项目线索、投资意向,大家主动出击,策划开展春节恳亲会、联谊会,充分利用春节侨商、乡贤返乡过节的良好契机推进招商引资,努力追赶时间,抢赢当下、抢赢新一年。

创新激发新动能

提前一年实现高企数量第一个倍增目标

全力抓创新促应用——这是泉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所笃定的方向。

去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700家、总数超2300家,比2020年翻一番,提前一年实现高企数量第一个倍增目标;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迈上10亿元新台阶,同比增长62%,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聚焦产业创新链缺少环节,新推动引建高水平科创平台3个,落地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泉州分中心,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建成投用。

镜头一 科创平台助力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

产业升级步伐正在持续加快。不久前举行的泉州市产学研金对接大会上,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以下简称“泉州华科大研究院”)与福建省睿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达成签约,前者将为后者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智能装备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继续开展科技赋能。“多亏他们的帮助,我们的产品完成了更新换代并且更适应市场需要,所以公司决定与泉州华科大研究院继续深化合作。”企业总经理陈岳峰说。

睿步是一家机械装备生产企业,产品行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这个行业已久,但数控系统等技术创新一直是薄弱点。”陈岳峰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与泉州华科大研究院合作研发箱包双通道智能机器生产设备。“该设备突破我们原有设备单工位的生产局限,采用双工位同时作业,将生产效率一举提升50%以上,采用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软件,坐标数据不用再手动输入,编程方式更加简便。”

不只是睿步,不止于机械装备产业。去年,泉州华科大研究院服务企业50余家,开展各类科研项目54项,项目合同额2042万元,技术合同登记额1245万元,同比上年度增长60%。

镜头二 专注研发创造超2600项国家专利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正在深度融合。近日,在位于晋江的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记者见到一款高科技加持的“氢”系列跑鞋,重量仅为99克。“这款跑鞋,参考了航空超轻材料原理研发,材料密度达到微量级,仅为羽毛的五分之一,被认证为世界最轻的慢跑鞋。”安踏集团科研创新部创新实验副总监郑志艺说。

创新引领,是以安踏为代表的泉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我们成立行业首家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在世界多地设立研发中心,搭建全球创新研发网络。”据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介绍,目前安踏的研发投入累计超过56亿元,创造了超2600项国家专利。

备受瞩目的安踏冬奥比赛装备,正是在研发加持下,搭载着满身科技,成为国际顶流。去年上半年,安踏集团中国市场营收超过耐克中国,打破了耐克、阿迪达斯两大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双雄称霸”格局。

安踏的成功,是“晋江经验”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也是泉州坚守实体的缩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泉州正大力推进泉州民营经济研究院筹建工作,以研究院为平台,国内顶尖智库、一流名校资源正加速汇聚泉州,必将为泉州民营企业提供强大创新动力。

内外联动双循环

省内率先出台鼓励企业出海拿单拓市场措施

线下展会一直是传统商贸企业的接单窗口,境内外展会因疫情受到严重影响。为推动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去年,泉州以组织企业成团出境参展和邀请采购商进产地举办外贸对接会等形式,千方百计创造企业与采购商面对面洽谈机会,促成更多合作达成。

去年下半年,全球性展会加速开放,为推动企业海外大走访、拿订单、拓市场,泉州在全省率先实施一系列鼓励企业出海拿单拓市场的扶持措施:8月,出台《2022年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若干措施》;9月,连续推出《海外抢单专项行动方案》《推动企业海外大走访抢订单拓市场扶持措施》;10月,制定《泉州市赴境外参加商务活动人员返泉疫情防控保障工作方案》……

政府全力保障,为企业争取宝贵的“抢跑”时间;企业先行先动,勇于在危机中抢占先机,更好地生存。政企同心、共克时艰的故事不断上演。

镜头一 “走出去”参展带来超百万元意向订单

“泉州鼓励企业‘出海’拿订单,扶持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服务之周全,都是空前的。”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尽最大可能鼓励企业“应展尽展、能出尽出”。

去年10月,由5家企业组成的泉州参展团,前往参加“环球资源十月香港展”,带着超百万元意向订单顺利归来。作为出境参展第一个返程的团体,出发前,企业最担心的就是返程机票和隔离酒店能否得到保障。

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此行5家参展企业之一,也是一家拥有30多年无线通信设备生产制造经验的高新科技企业。北峰参展负责人陈礼兴告诉记者,这是公司第六次参加环球资源香港展。“参展过程很顺利,泉州市政府提供很多保障和后勤服务,包括往返的机票补贴、免费隔离酒店、出入境‘绿色通道’,大大减轻企业负担,我们也愿意再次走出去。”陈礼兴透露,已经在筹划参加下一场境外展会。

镜头二 外贸“微展会”将采购商“请进来”

疫情影响下,许多企业出不去、外商进不来。为有效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增订单、拓市场,泉州通过展会业态创新,将传统展会做精、做细,以灵活、高效的“微展会”,为外贸供采对接找到突破口。

去年7月,泉州正式启动外贸“微展会”系列活动,将采购商团队请到产地,以小规模、行业化的专场供采对接方式,促进对接双方的聚焦和意向订单的落地——以采购方俄罗斯市场为主的线下供采对接会、以供应方泉州轻工业产品为主的对接会、消费品采购专场对接会……一场场“微展会”将采购商请进来、看样品、访工厂,为供采双方搭建桥梁。

德化县三峰陶瓷有限公司已经参加过两场“家门口”的对接会,在第一次参加就收获了好几位意向新客户。因此,第二次举办轻工业专场对接会的消息一放出,企业就立刻报了名。

“感觉一次比一次好。第二次对接会的客户更多、整体质量更高,吸引力还是很强的。有个采购商代表的询价单上所需要的产品,正好就是我们企业所擅长的彩绘陶瓷,供需对上了,双方沟通十分愉快。”三峰陶瓷公司董事长郑永章欣慰地说,疫情让外贸企业少了很多走出去推介自己的机会,而本土化办展无异于政府将精挑细选过的“伯乐”请进门,看到对接会现场的人气,忽然又有了到外面参展的感觉。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作为“泉州优品数字化工程”项目之一,外贸“微展会”专场系列活动将在今年持续举办,把国外采购商团队请进来,将泉州优品的供应链优势展现出来,切实帮助企业实现品牌出海、品质出海。 □本报记者蔡紫旻 颜雅婷 王树帆 刘倩 陈凌鹭 游怡冰 林铭珊 许雅玲 通讯员潘佳锋 颜伟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关注省两会
   03版:评论·观点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民生
   06版:经济·资讯
   07版:经济·财富
   08版:地方新闻
   09版:教 育
   10版:清源·刺桐红
   11版:军 事
   12版:综合新闻
“泉州的亲人来看我啦!”
一场政企连心的“双向奔赴”
创新模式打造八闽非遗文化公园
泉州代表团提交建议138件
探索建设港澳台侨胞新生代创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