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地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1月30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执行“活”企 让“两难”变“双赢”
德化法院“一案一策”护航陶瓷产业发展
执行法官到陶瓷企业了解年底货款催收情况

“围炉煮茶”走红,生肖兔火爆全网……这是德化县在这个冬天最“火热”的场面,整个陶瓷产业正在熬过“寒冬期”。为从司法层面帮助企业延长市场热度,近日德化县法院执行法官走访多家陶瓷企业,努力寻找涉企执行的“最优解法”。

活封活扣

让“生病”企业减负纾困

某生活陶瓷有限公司是德化县一家成立不久的日用瓷生产、销售企业,高峰时期有员工200多名,经营情况较好。但自2020年以来,公司股东发生分歧,使得经营困难,导致拖欠厂房建设工程款、材料采购款、银行贷款等款项共2000多万元,被多家法院执行。

2021年3月,一名申请执行人向德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追讨1000多万元债务。德化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施小容走访后发现,这家公司名下的厂房地处中心位置,具有较高价值,如采取强制拍卖等机械办案方式,不但会加速公司倒闭,还将导致100多名技术工人失业。经法官专业会议研究后认为,公司名下厂房位置优越,债权人利益能够得到一定保证,只要给予喘息的机会,定能再次焕发生机,于是形成“涸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的执行思路。

在具体执行中,施小容协调其他法院共同采取“活封活扣”措施,运用“法院+”纠纷解决机制,邀请当地陶瓷同业公会、商会参与和解工作,成功促使被执行人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新股东,扩大资本和市场销售渠道。截至2022年8月,被执行人某生活陶瓷有限公司将本案的本金、利息1500万余元全部清偿完毕。

一案一策

让“诚信”企业轻装快跑

目前,德化全县共有陶瓷企业4000多家,产业工人逾10万人,70%的陶瓷产品远销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规模较大的陶瓷电商基地、陶瓷茶具和花盆生产基地,以及西洋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

德化某茶具厂因风险意识不强、经销商业绩下滑等因素影响,有15笔货款约500万余元未能收回,造成资金周转困难。2021年9月起,德化某茶具厂陆续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胜诉,去年3月申请强制执行。由于涉茶具厂系列案件的被执行人在外地居多,执行困难较大,德化法院执行法官郑敏山决定带领执行小组快速出击,赶赴省外开展执行,并很快取得进展,为茶具厂追回货款超120万元,及时缓解了茶具厂的资金压力。

德化法院不仅在执行环节建立拖欠中小微陶瓷企业货款绿色通道,还通过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实现目标案件的快立、快保、快审、快执,以“大执行”助力“大陶瓷”产业发展。“一案一策,是快速执行绿色通道的运行方式,更是找准涉执企业双方利益平衡点、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关键。”郑敏山表示,德化法院始终坚持用高质量司法维护企业权益,护航创新驱动,助力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提升“中国白·德化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优化服务

让“健康”企业稳健发展

2022年10月底,德化法院判决了一起陶瓷作品著作权侵权案,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维权费用等合计15万余元。被告某陶瓷公司负责人李某意见非常大,但又不提起上诉。

德化法院执行法官尤珮灿考虑到该案的专业程度及双方当事人在当地陶瓷行业的影响力、人际关系,找到了泉州市党代表、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明贵,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执行。最终,经过张明贵对涉案作品历史来源、创作思路、市场前景的深入分析,被执行人李某认识到自己“不懂法”的问题,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分工负责、合力拓展市场。至此,这起案件仅用3天就解决了。

张明贵说:“作为法院聘请的监督员,能够协助法院顺利化解发生在我们陶瓷行业的知识产权执行案件,用专业知识促成双方合作共赢,我感到很有价值。”

执行提速就是为企业“减负”。德化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主任康丁岚表示,下一步,德化法院将通过强化集执行和解、终本约谈、财产处置、执行接待为一体的执行服务工作,方便企业“找得到人、问得到案、办得了事”,双向提速执行法官与陶瓷企业间的事务工作,实现以执行工作“民生指数”提升陶瓷企业“幸福指数”。

(陈全胜 许华森 文/图)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评论·观点
   04版:专 版
   05版:都市·民生
   06版:都市·社区
   07版:热线新闻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智汇
   11版:地方新闻
   12版:地方新闻
   13版:教 育
   14版:刺桐红
   15版:军 事
   16版:综合新闻
执行“活”企 让“两难”变“双赢”
“福”馆庆新春
年味添趣味
图片新闻
共叙乡情
共话发展
打响福文化品牌 绽放福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