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泉州中山路,今年迎来百年华诞。
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商业街之一,跨过百年悠长岁月的中山路,承载着海外游子的乡愁记忆,记载着泉州一段波澜壮阔的商业变迁史,沉淀着泉州深厚的人文精神,更缔造了属于几代泉州人的特别记忆。
建设之初的中山路是什么样子?百年时光在中山路上刻下了哪些印记?让我们通过一组文史爱好者手中的老照片,一窥中山路百年商业风云及百姓生活画卷,唤起老泉州人关于这条路的回忆,也让年轻人更懂中山路。
□本报记者 黄宝阳/文 黄强/供图(除署名外)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这是1960年董必武来泉州时留下的诗句,其中,“南北一条街”指的就是中山路。与伫立近千年的东西塔一样,中山路也是泉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在千年古城,百年中山路或许还很年轻,但这条贯穿整座泉州古城经脉的道路,是泉州古城的核心区域,见证着泉州从盛唐至今的文脉、商脉,从未中断。中山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之一,早在宋元时期它就是泉州最热闹的街区,后经历代扩建延伸,形成至今北到泉山门、南至德济门,全长约2.5公里的街道。
20世纪20年代初,为改善泉州古城交通落后的局面,泉州拆城辟路,由知名华侨投资改造建成独具南洋风格的南北大街,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路”。作为泉州老城区第一条拓宽的马路,中山路这一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保护,让老城区“十字形城市框架”得以完好保存。
“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中山路沿街廊柱式骑楼既有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了南洋式的建筑精华,是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自建成以来,中山路一直是泉州人气最足的商圈。20世纪50年代初,泉州市百货公司的成立,带动了百货商场商圈的崛起。彼时,泉州名气大、上规模的百货业、图书文具业、照相业、甘味业、药业、金融业、制花业、电影业大多汇集在这条路上。如今,仍有许多留存下来的“老字号”旧匾额,见证了中山路的繁华商业史。
中山路两侧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有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从北向南有泉山门、威远楼、钟楼、基督教泉南堂、府文庙、花桥慈济宫、天后宫……还有虽未列入文物保护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十几处。为了保护中山路古街历史风貌,20世纪90年代,历经风雨的中山路首次进行洗脸式整治,整治以保护为主、修旧如旧、继承特色、保持完整风貌、沿袭历史文脉为原则。2001年以来,中山路的历史文化价值一再被看到,先后获得了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等荣誉。
从泉州文史爱好者黄强收藏的老照片可以看出,清末中山中路上牌坊林立;20世纪20年代,中山路一带仍有大量的明清民居和牌坊;从20世纪50年代的照片可以看到,彼时的中山南路非常繁华,各种商场、商行、银行林立,泮宫北侧是著名的泮宫百货(九间),泮宫口是当时中菜市场的入口;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钟楼左侧的泉州饭店,另一侧的钟楼百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