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三年,疫情在全国各个地区频发,泉州也同样面临困扰。艰难时刻,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赋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基础支撑、基层治理、复工复产复学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数字化应用项目。
为宣传泉州战疫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本届经济年会紧扣数字科技赋能疫情防控常态化,遴选出十佳数字化战“疫”应用项目。这些获奖项目,均为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数字工作主管部门,市直有关单位,市五大集团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关于政务治理、医疗健康、教育服务、复工复产、综合应用等领域的优秀数字化应用案例,其中5G、大数据、区块链等与新基建或前沿科技有关的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互联网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项目得到优先推荐。
可以说本次的十佳数字化战“疫”应用项目榜单,充分凸显疫情防控泉州特色,赋能企业复工复产,树立标杆、加大宣传、予以推广,持续保驾护航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助力品质泉州建设。
覆盖面广 应用多元 影响深远
2022年度泉州十佳数字化战“疫”项目推选活动自启动以来,社会各界踊跃推荐自荐,共有36个项目报名,经过初步筛选,最终30个项目进入候选榜单。本次报名项目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各县市、市直等相关部门均积极参与报名,显示了本活动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本次年度十佳数字化战“疫”应用项目推选,今年1月3日在《泉州晚报》上对候选企业进行公示;同日,泉州通APP和微信公众号公众点赞通道正式开启。经过激烈角逐,根据公众投票和评审投票比例综合计算,最终决出10个应用项目进入榜单。
此次入选榜单的十佳数字化战“疫”项目,从社会面人员核酸监控、车辆的闭环管理,到保障生活物资流通的监管、工业企业的智能化运行,从个人的疫情健康管理到小区及重要公共场所的日常出入管理,充分确保稳企增效,简化了部门办事流程及线上办公,可以说应用多元,影响面深远。
稳企增效
简化流程 方便生活
此次入选榜单的十佳数字化战“疫”应用项目各具特色,在各自抗疫领域均做出了突出贡献。较为典型的项目有:安溪县龙门镇山头村委会报送的“大数据+网格化—乡村防疫的数字化解法”,通过“数字山头”乡村治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打造“疫情信息可视化、防控责任网格化、摸排处置一键化、群防群治一体化”的信息化防疫平台;泉州纵横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报送的“智慧医院中央运送及后勤保障服务系统V1.0”,从访客管理、门禁管理、巡检管理的智能服务,大大降低疫情感染风险;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泉州市数字泉州建设办公室报送的“泉服务”核酸采样点小程序,方便了市民查询距离自己最近核酸采样点,自上线以来总浏览量达600万次;泉州移动报送的5G赋能智慧方舱医院,可基于方舱打造5G医疗机器人、5G远程会诊、5G无线专线、5G远程监控应用方案,按需实现场景落地复制,并可打造5G+应急救治,构建院前院内生命通道,实现“上车即入院”急救新模式,牢牢把握黄金急救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亮点,泉州鲤城文旅投资集团报送的“无疫鲤行—数智哨兵”智慧出行,是全国首个打破单一场景人脸识别运用,通过辖区统一人脸数据库,对接各大商超、农贸市场、中小学、行政服务中心等场所的“防疫卫士”,它比对终端,实现群众1次录入即可在全区刷脸通行,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泉港“宅急配”生活物资配送平台经验模式,于2021年9月泉港疫情期间被推广运用,被央视1套、央视13套、央广网和《福建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美誉度。
现今我们虽然已进入新的阶段,但面对问题,不等不靠,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积极解决的精神,仍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的。希望这份榜单,能激励我们在新的一年,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提质增效,为奋力实现“开门稳”“开门红”造势鼓劲。
(唐晓霞 郑鸿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