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15日,福建南安高顺农机专业合作社启动第一轮工厂化育秧,基质土和水稻种子倒入机器中,一个个长方形秧盘随着履带转动,装土、洒水、播种、覆土一气呵成,自动堆叠后,由工人一个个摆进育秧大棚。
今年,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合作社负责人戴子中调整了工厂化育秧的流程,将原本送入暗房催根的环节提前到秧盘制作之前。“以前制作好秧盘后,要送入暗房里催根,然后再搬到大棚里催芽,现在种子催根后,才制作秧盘,不用搬来搬去,育秧人工成本可以减少10%。”
不仅如此,他还改变了育秧初期大棚湿度控制方法。原来的喷灌系统水量大,湿度不好控制,且洒水不均匀,容易冲掉基质土导致种子外露,影响发芽率,因此今年将用高压水枪向上喷洒,在大棚内形成水雾,更加精准控制湿度。
对第一批早稻工厂化育秧进展,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十分关注。南安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黄春福在现场查看育秧成套设备运行情况。“我们去年年底就要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前对农机具进行检修、保养,确保农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春耕生产。”他边说,边打开手机手电筒功能,蹲在机器旁,查看秧盘播种的均匀度。
发现秧盘中的种子密度较大,黄春福第一时间提醒戴子中注意:“水稻种子湿度不能太大,不然种子粘在一起,播种会不均匀,最好的湿度状态是,拿起一把种子轻轻一握,手掌打开,种子自然松散,不沾在手上。”戴子中抓了一把种子,放在手中捏了捏,说道:“我们本来打算明天开始育秧,但是这两天白天温度高,浸泡后的种子已经见白露根,因此决定提前育秧,种子湿度大问题,我们想办法解决。”
南安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站的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指导春耕工作。“今年工厂化育秧的量有多少?农田品质升级进展如何,能否顺利衔接春耕?”对此,戴子中表示,今年工厂化育秧将按照早稻生长期长短,分三批进行,第一批早稻品种为荃优607、晶红优52,第二批是神农优红丝苗,第三批是本地品种泉珍系列和东联系列,预计育秧约2万盘,可满足800多亩农田耕种,“一半自己种,一半用于帮其他农户机育机插”。
戴子中同时经营的南安忠勤农场,共有400亩田地,最近,正在推进高标农田品质提升工程。两台挖掘机在田间作业,将原本小块的田地整理成大块、规整的方形田地。“早稻秧盘放入温室大棚后,大约25天就能插秧了,部分改造好的农田可以先行耕作,确保不误农时,”说起农田品质升级,戴子中既兴奋又期待,“我们还要在农田中间建设3米宽的机耕便道,增种向日葵等花卉,打造美丽田园。”
“今年夏粮成熟时,农场应该就是另一番景象,到时候欢迎你来看看,通过宽敞平整的机耕路,走到稻田中间,感受满眼金黄、稻香扑鼻的丰收喜悦。”戴子中向记者发出了来自夏天的诚挚邀请。
□本报记者陈凌鹭 陈小阳
通讯员洪冬花 雷明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