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都市·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2月20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36载用铅笔速写“泉州记忆”
专心画画的张和平成为游客眼中的风景
东西塔
涂门水关

在泉州老城区,总是能看到一个骑着自行车,背着一个旅行包,随时可能坐下画画的老者。他不时出现在各地游客的镜头里,宛如一道独特的泉州风景。

近日,记者在西街偶遇了张和平。他头戴帽子,坐在随身带来的椅子上,左手扶着画纸,用文件夹当垫板,右手拿着铅笔,时不时抬头看看前方的景致,再低头认真地画着。不时有游客驻足观看,而认真作画的他丝毫不受影响。

张和平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泉州”,如今已经71岁。他曾经在电器厂当工人,1986年出来打短工,从那时起喜欢上泉州文化。“当时用过‘傻瓜相机’拍照记录,觉得没有味道,应该用手中的画笔记录泉州,记录这些城中旧迹。”从未学习过绘画,不会油画、水彩等绘画形式,他便想到儿时曾用铅笔画画,于是开始了自己的铅笔速写生涯。

“当时再忙也要时不时给自己停一天工,四处去画画、去记录。”张和平告诉记者,他曾经每天就带两个馒头、一壶水,骑着一辆自行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城里城外。在他的眼中,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撒野”,也是至今“改不了的习惯”。“36年来,我记录了泉州,也学到了很多。”

多年来,他已经画了上千张作品。在这些画作中,有著名的景点东西塔、西街、清源山,也有传统牌坊、旧道路等如今不复存在的景致。金鱼巷里的金鱼桥、涂门水关、五里亭的十八台阶……这些老泉州“物件”都在他的画作中留存了下来。“这些画里的地方有的现在已经不在了,我刚好以自己的方式和感觉将它们记录下来。”他翻看着文件夹里的一张张画作说道。他画画有着自己的一套原则,希望绘画具有生命力,“以图表文,以文达义”。在他的眼中,每一张画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如今,张和平心血来潮时依然会出门画画。游走大街小巷,他接触到很多游客,有时也会向游客推介泉州的历史文化。

“特别期待您能出一本画册,并把每张画的故事写出来,那一定很有意思。”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说,他很幸运遇到张和平老师,听他讲述老泉州的故事。

张和平告诉记者,不久前他结识了一位忘年交好友,就是本报此前曾报道过的“画百扇古城家门 记录泉州烟火气”的林小斌。同样喜欢用画记录家乡,他认为这是他们作为画者的一种共识,也是文化的传承。

“坚持一个不能用来养家糊口的兴趣36年令人敬佩,也值得我学习。”林小斌说。

□本报记者 郭芳蓉 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评论·观点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法治
   06版:热线新闻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智汇
   10版:地方新闻
   11版:地方新闻
   12版:教 育
   13版:刺桐红
   14版:文体
   15版:军事
   16版:看天下
我市公布创卫
咨询投诉电话
时隔570天 泉州恢复国际(地区)航班
月月从“头”开始
丝丝温暖如春
36载用铅笔速写“泉州记忆”
干群捐资敬老
老人集体庆生
市级文保单位永潮宫保护修缮即将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