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普惠套餐很实在”“今天的饭菜很适合我的口味”……在“长者食堂”里,每个来就餐的老人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长者食堂是由政府提供资金、政策支持,通过改扩建方式建设,或是由乡贤捐资捐物建成。这些长者食堂让社区、乡村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近日,记者从泉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了解到,今年泉州市将继续新办和改扩建69个长者食堂。
□本报记者 柯丽娟 张小玲 通讯员 方海涛 吴颖瑜 文/图
装修迎合老人喜好 探索更多便民举措
上午11点左右,鲤城区开元街道东升社区长者食堂饭菜飘香,静候顾客前来用餐。
今年85岁的林阿婆早早就来食堂了解菜色和价格。她第一次走进长者食堂后,便留下就餐,“这里太方便了,以后在家不想煮饭时就可以到这里吃饭。”
食堂现场负责人苏女士告诉记者,食堂现阶段只供应午餐和晚餐,之后会根据客流量和用餐需求,增加早餐。为更好迎合老人的口味,食堂饭菜主打清淡口味,口感方面也以软烂为主,考虑营养均衡。在食堂装修方面,也注重老人的体验感,老人喜爱“古早”风,地板就铺红砖,墙壁挂刻画,绘制闽南手绘画。
“目前推出优惠活动,社区老人用餐可享受七折优惠。”苏女士说,他们接下来还将根据老人需求探索更多便民举措,比如计划推出“长者卡”,老人可以直接刷卡消费;针对不方便到食堂用餐的老人,也将考虑实行送餐上门的服务。
东升社区党委书记张蕾介绍,长者食堂所在场地原是闲置的社区老人协会,去年4月左右社区开始寻找和引入专业养老机构前来装修成长者食堂。目前,食堂由第三方负责营运,社区监管。
推出9.9元普惠套餐 饭菜遵循“三减三健”
糖醋鱼块、笋干炒肉片、炒豆芽、米饭、清汤,这一份午餐只要9.9元,这是晋江市梅岭街道梅青社区长者食堂目前推出的普惠套餐,深受老人的欢迎。
食堂面积有400余平方米,宽敞明亮,内设约有60个座位,绿色椅子搭配红色地砖,有几分家的味道。食堂分为厨房、配餐区、用餐区、洗涤区和卫生间等区域,厨房内也有细致分区,并贴上相应标识。配餐区的墙面上贴有食堂菜单,一周七天,每天的菜色都不一样。
前来用餐的85岁庄阿婆告诉记者,她自己一个人居住,午餐都会来食堂打包,免去了煮午饭的麻烦。她认为,食堂的饭菜很符合老人的口味,煮得很软烂,价格也优惠。
负责食堂经营的张女士介绍,食堂是今年开业的,饭菜遵循“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原则,午餐有两款全荤菜、两款半荤菜、一款素菜和汤供选择,9.9元套餐可选择其中一款荤菜、一款半荤菜及素菜、汤和米饭。晚餐因用餐群体更多,菜色会再增加,居民也可另外点菜。
梅青社区党委书记庄烜炜表示,长者食堂的菜单每周都会更新一次,居民也可以在用餐群里提出建议,他们再进行调整。
长者食堂已有99个
今年将会再建69个
长者食堂是列为省、市为民办实事及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记者从泉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我市结合“党建+”邻里中心养老服务站,依托现有的养老机构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成了99个具有供餐、配餐、助餐功能的长者食堂。每个长者食堂补助3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15万元,县级财政补助15万元。
今年我市将在街道和重点乡镇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或养老服务机构中,新办和改扩建69个长者食堂,并将专业养老服务延伸至“党建+”邻里中心,为社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堂食、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送餐、为在周边社区活动的老人提供配餐等餐饮服务。要求建有厨房和餐厅,供餐能力每日100人以上,就餐座位50个以上,建有“四区八有”,所建食堂应达到国家规定的食品卫生经营标准,并获得审批部门许可。
养老服务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财政资金主要用于长者食堂的硬件改造和提升。日常经营经费来源主要采取政府补助、村(社区)自筹、老人出资以及爱心企业捐赠等多种方式。为了保证长者食堂更加持续有效运营,很多地方还采取公建民营等方式,让专业的第三方参与运营,在取得收入的同时,让利一部分给当地的老人。此外,这些长者食堂有不一样的经营模式,有的是天天开放,有的则是每月开放几次,并组织老人统一聚餐;有的是适当收费,有的则是无偿提供。希望通过政府的投入、社会的捐赠以及志愿者的服务,逐步构建更为完善的长者助餐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