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二十六年,泉州七位退休在家的“老干部”——庄国祯、黄思近、林云程、欧阳模、黄凤翔、詹仰庇和林乔相,突然心血来潮地组合成“文化旅游团”寻访泉州地区的名山大川、峰泉洞石,最后还以诗纪游,将每处名胜咏赋入诗,并刊刻出册,带火了那时的泉州旅游。今天,就让我们回首往昔,看看这些古之名家是如何开展地方文旅宣传的……
□本报记者 吴拏云 实习生 柯雅清 张颖娴 文/图
雄心未泯
七好友组建“七星阵”
日前,记者从明代名臣黄思近的后人黄治权处了解到,由他辑注的《山游吟稿》(由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出版)一书揭示了泉州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活动: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泉州七位退休在家的“老干部”——庄国祯、黄思近、林云程、欧阳模、黄凤翔、詹仰庇和林乔相,曾组团在泉州地区寻幽访胜并开展地方文旅宣传,为泉州鼓与呼。黄治权是在查阅笋溪黄氏《溪黄家谱》(光绪年间修订本)时,发现谱牒内录有《七先生山游吟摘录》,并结合庄国祯所作《前序》、黄凤翔撰写的《后序》以及泉州府志、晋江县志的记载,才解读出这一文化历史事件的。
黄治权表示,这支高规格的明代泉州“文化旅游团”实际上是由丁忧致仕的户部右侍郎庄国祯倡建的。明万历二十六年,这一年的庄国祯已71岁,不过身体康健如昔。八月新凉初上,正是闽南旅游的好时节,这位老侍郎便动了来一次“文化旅游”好好欣赏一下泉州丽景的念头。说干就干!庄国祯召集的6位好友包括:曾任云南布政使司左参政的黄思近、从汝宁知府任上退休的林云程、在广西按察副使任上罢归的欧阳模、以南京礼部尚书衔退休的黄凤翔、以刑部左侍郎致仕的詹仰庇,还有在右副都御史任上罢归的林乔相。就当时的泉州而言,这“七星阵”真可算是一个文化旅游的“高端局”了。况且这七人颇富文名,在诗词歌赋方面也是一顶一的好手,他们的文旅行程自然也引起了世人的诸多关注。从万历二十六年开始,七老先从虎岫岩走起,接着去了永宁卫城、大孤山,而后有晋江的草庵,安海的灵源山、神仙观,以及南安五峰山的片瓦岩(又称一片寺)、觉海岩,紧接着再游走安溪的清水岩、凤山,此后几年间分别还去了泉州清源山,南安的新丰寺、报恩寺、九日山等地。
黄治权表示,七老出游时,每次都会挑选一人担任“会主”,一人担任“馔主”,七人轮流。“会主、馔主的职责,望文大约可以生义,但具体为何,没有记载,想必任务不轻。七位都是退休的中高级官员,随行家丁役夫不少,在当时的条件下,组织、联络、交通、食宿等等一定是繁重的工作。幸亏拜明朝文官带兵制度之赐,其中多位都担任过军事职务,安排此等行动,应该都是举重若轻。”
岩壑听潮
体验一把“神仙生活”
虎岫岩,位于今天石狮的宝盖山东麓,古属晋江县二十都。这座寺庙据说始建于盛唐时期,旧称真武宫,供奉真武大帝。寺庙背倚宝盖山,西连关锁塔(姑嫂塔),东接永宁古城,这里“云石光润,林木青葱,濒海特胜”。明代状元庄际昌曾为该寺撰联:“寺建隆基通北极,龙钟虎岫镇南关。”如此一处游览佳所,怎能错过?于是,庄国祯在组团出游之初,率先向这群老哥们提议去游览虎岫岩,如此也就拉开了“七老同游”的序幕。
黄治权称,虎岫岩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它始建时是真武宫,宋代是虎岫庵,明初改为佛寺。悠久曲折的历史,自然产生神奇的故事。《泉州府志》记载:宋时道人赵永嘉隐居于此,有道术,尝唤虎守室。乡民赠送他食物,他答谢人家一筐草。乡民嫌弃,扔去喂牛,才发现“那筐草”竟然是灵芝!虎岫岩和边上的祥芝镇,都因了这个传说而得名。七老同游虎岫岩,显然也感受到了这里流逸而出的绵绵“仙气”,老尚书黄凤翔捻着胡须感叹这里“庭户峦壑,肺腑烟霞”,山中的负氧离子看来没少吸。黄思近则称那里“夜色中宵连海碧,潮声八月起波雄。棲迟此际欢无限,沉醉卧高旭日东”,听海潮幽声若吟,这洗尘忘忧的自然之声给他带来了美好的酣睡时光。诸老在虎岫岩游赏、谈天、饮酒、赋诗,枕着潮声入眠,体验了一把“神仙生活”,这让谁看了不心动?
下了虎岫岩,七老又去了附近的永宁卫城、大孤山,并观览了山上的关锁塔。盘桓数日,写下不少诗篇。譬如,黄思近写下《永宁城观海》:“孤城雄峙海山隈,燧障官亭睥睨迴。戍角风高天外落,桑鸡晓唱日边来。楼船不校昆明战,樽俎休谈将吏才。辽左即看归羽汗,唇鲛瑞气映中台。”詹仰庇兴致盎然也写了一首《登大孤山塔》:“宝盖峰高控海东,西来金马远争雄。手摩霄汉千山尽,眼入沧溟百岛通。虎豹风生幽涧底,鱼龙云起大波中。天涯恍有神仙气,一啸冷然若御风。”好一句“手摩霄汉千山尽,眼入沧溟百岛通”,从大孤山上的关锁塔俯瞰山峦、群岛,岂止心旷神怡可以形容。
佳节携游
妙诗相接意蕴悠然
转眼快到重阳节,诸老决定再度“出击”。这次他们把目标锁定在晋江草庵、灵源山一带。
草庵位于华表山东麓,依山而筑,是宋元时期泉州城远郊的一处摩尼教(又称明教)寺院。草庵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初为草构,元朝至元五年(1339年)改为石构,并于石室内岩壁上雕凿摩尼光佛造像。摩尼光佛造像身着宽袖僧衣,跏趺于莲花座上,背雕十八道毫光。这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摩尼教教义信条《劝念》的内容,也被刻于草庵的摩崖石壁上。七老到访草庵时,此地已颇为荒凉。黄凤翔写道:“琳宫秋日共跻登,木落山空爽气澄。细草久湮仙桥路,斜晖暂作佛坛灯。竹边泉脉临丹灶,洞里云根蔓绿藤。飘瓦颓垣君莫问,萧然一榻便峻嶒。”虽然庵内只剩一榻可供歇脚,所幸庵外竹静泉涌、空气澄清。黄思近的诗篇题为《将游灵源道中暂息草庵》,诗中写道:“信屐薛萝觅胜游,山亭荒草自芳幽。仙人遗迹留苍壁,古木空碑挂石头。停慧壶觞陶物幻,徘徊兴发逐云浮。从今苔藓谁为扫,独闭烟霞听夜啾。”“仙人遗迹”应指摩尼光佛造像,只不知那“古木空碑”是何物,引人浮想联翩。
草庵只是暂歇处,灵源山才是七老真正目的地。据黄治权介绍,灵源山离草庵直线距离大约6公里,因山中“时涌灵泉”而得名。相传隋初有僧人于山顶建寺,唐代又有道士来此隐居,自唐欧阳詹开始,历代都有儒生读书山中,也是一座糅合了三教的名山。七老游灵源的诗,只有黄思近的两首留存,其中《坐灵源听松亭》诗云:“晚翠落霞淑景开,天成谷口绿云洄。晴阴影乱飞龙舞,夕飓声敲拂地来。为爱轻涛漂玉露,时同偃盖坐青苔。灵脂紫液流兼满,好酌松醪待月回。”好家伙!这里栽的松树影子就像飞龙起舞,难怪七老要不辞辛劳地到此地来赏松。另一首《九日游灵源》有诗句“佳节招携到上方,萸觞秋兴日偏长”,不难看出七老到达此地时,恰是九九重阳节当天。
身虽未至
胜游之心一路相伴
由于家事或个人身体原因,七老有时并不能悉数同游,如去南安片瓦岩(又称南安一片寺)时,黄思近就因有“尘事”牵缠,未能同往。
南安片瓦岩位于南安官桥镇境内五峰山的最高峰,寺为一片巨石盖顶,故而得名。五峰山风光旖旎,片瓦岩别有洞天,千年以来吸引众多名臣雅士至此赏景吟游。元代释大圭有《题五峰岩》诗曰:“一寻五峰老,孤塔在云端。铁树已古色,石房空昼寒。风流无后辈,山水入多盘。风说潜公隐,天华雨满坛。”可见元时五峰山尖不仅有片瓦岩,而且还有一座“孤塔”。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九月,庄国祯、林云程、黄凤翔、林乔相、欧阳模和詹仰庇,也曾组团到此一游,并于寺旁留下“六老同游”碑记一方。该碑记曰:“万历戊戌秋九月,晋江庄国祯、林云程、黄凤翔、林乔相,南安欧阳模,安溪詹仰庇,同游此。”欧阳模亲撰诗作《题一片瓦》,诗曰:“巍峰怪石峭凭虚,天作空中片瓦庐。幽谷苔生僧步怯,土阶井冽客来疏。四时风景烟霏里,一榻禅灯日月余。吊古却怀罗太史,当年棲托意何如。”诗中提及的“罗太史”即罗伦,他是成化二年(1466年)状元,不过状元及第才两个多月就遭谪贬,至泉州市舶司任副提举。罗伦听闻南安片瓦岩风景奇丽,因而时常至岩寺徘徊赋咏,用风光美景调养心神。欧阳模提及罗伦,自然也等同于告诉世人片瓦岩历代不乏名人出没。黄凤翔《五峰山》诗曰:“绿崖攀蹬思悠哉,片石玲珑敞净台。云气遥从三岛合,灵踪不用五丁开。阶攒碧树径霜老,穴甃寒泉涌雪来。日下吹笙堪化鸥,何须于晋是仙才。”詹仰庇亦有诗曰:“棲息山中忘却归,相携去路叩禅扉。乱禽闹树僧听惯,一犬当园人到稀。荒殿经残疎雨过,香台秋尽落花飞。驱车逼迫堪惆怅,何日重来坐翠微。”
是年十月,七老去了安溪清水岩。詹仰庇祖籍安溪,清水岩是他常去的地方,故而这次出游很可能是由他担任“会主”。那时从泉州到清水岩,可以乘船溯晋江而上,到南安丰州的双溪口入西溪,继续上溯到安溪县城附近的仙苑入清溪,在魁美渡口舍舟上山。清水岩石势嵯峨,山浩水依,他们在这里游玩得十分惬意。他们也在清水岩留下了纪游题刻:“万历戊戌冬十月,晋江庄国祯、林云程、黄凤翔、林乔相,南安欧阳模,安溪詹仰庇,同游此”。黄治权表示,欧阳模诗中有“荒崖附琢数行挥”之句,所以推断此题刻很可能是他的手笔。安溪之行,黄思近仍缺席。他长期身体不好,这次本来是早早就上船出发了的,但不知出了什么状况,又中途折回。这次游清水岩,庄国祯留下“自是胜游天不靳,故教明月挂孤松”,林云程留下“崖高斜掩半天日,野旷迴吹万壑风”,林乔相亦有“寒帷遥指最高峰,一望蓬莱碧汉中”,欧阳模献上“摩碑细认前朝字,凭栏常思出世缘”等佳句。就连没到现场的黄思近,也作《游清水岩晓发》《游清水岩不果》两首诗,聊以打发胸中的惆怅之情。
吟稿问世
七老传奇为文旅增色
从安溪返回后,七老继续他们的行程,去了清源山、新丰寺、报恩寺、老君岩、九日山等。七老之游,细节众多,像新丰寺遇雨、夜游报恩寺、泛舟九日山下……这里不能一一尽述。
为了将数年内的游历情况,以及在泉州各地欣赏到的名胜、风情等做个总结,七老决定把他们组团云游时所作的诗篇结集刊印,名之曰《山游吟稿》。《山游吟稿》刊刻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二月。据黄治权查证,庄国祯、黄凤翔分别为该吟集作了前、后序。
“这年(万历三十二年)的年底,庄国祯就归于道山了。庄国祯的序实际是这次活动的小结,这和他发起人及组织者的身份契合。他说,‘盖自有是郡以来,一丘一壑之奇,他人不能尽,而予数人者,殆兼有之,信足乐矣。幽赏未已,发之咏歌,固其所也’‘兹游兹咏……表郡中山水之胜,而志吾侪一时相与追随之谊,其必有闻于后可知也’。”黄治权称,“庄国祯相信他的这个‘朋友圈’必会在历史上留下记忆。历史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不知道上述万历刻本此后有无重印或再版,但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黄思近七世孙黄重光抄本的跋文里我们知道,乾隆年间还有人传抄诗稿,足见人们对这些诗歌的喜爱。七老的一些诗篇,也通过府县志的山川志、庙宇志、艺文志而流传。许多山水因他们的品题而增色,一些已经消逝的古迹,藉以在史籍上留下记忆。”明代七老组成的“文化旅游团”最后以诗纪游,将每处名胜咏赋入诗,并刊刻出册,从客观上为泉州名胜文旅增色不少。
明崇祯二年(1629年),随着七老中最长寿的林云程也驾鹤西行,这段泉州文化史上曾轰动一时的七老“团游”事件也掩入尘卷。时间一久,《山游吟稿》诗集的完本也失传了。
所幸,这本《山游吟稿》的部分内容被摘录进了黄思近的家谱《溪黄家谱》。在尘封了近400年后,为黄思近的后人黄治权所发现。黄治权对文史素有涉猎。他向记者表示:他是在查阅笋溪黄氏《溪黄家谱》(光绪年间修订本)时,发现谱牒内录有《七先生山游吟摘录》的,并由此开展了一番梳剔载籍、旁蒐远绍的工作,结合志书、明人诗集等资料的记载,解读出这一文化历史事件。在唤醒这段历史记忆的同时,也令泉州名贤庄国祯、黄思近、林云程、欧阳模、黄凤翔、詹仰庇和林乔相组成的明代“文旅宣传队”再次步入人们的视线。
黄治权称:“明代泉州科第昌盛,泉人著作灿若繁星,但是《山游吟稿》这种由士大夫集体创作、主题明确的诗集,却是绝无仅有的一部。可以说,这是七位老先生对家乡的最后贡献,在泉州文化史上,确是一次前无古人至今仍有弥足珍贵的文献价值与传播价值的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