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民办职业学校,从一台国产海鸥相机起家,发展为拥有摄影与电影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共38个专业的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1992年9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了一则新闻:“中国首家民办摄影学校——华光摄影技术学校在泉州洛阳江畔正式成立。”30年栉风沐雨,30年春华秋实,华光职业技术学院踏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办教育“华光之路”。学院创始人、董事长吴其萃说:“30年的上下求索,华光人以‘国之所需,吾之所往’的担当热忱,肩负‘兴文育人,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30年的风雨兼程,华光人发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开放包容、爱拼敢赢’的光荣传统,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华光职业学院要用实践证明,只要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也能办出高水平的职业大学。”
特色办学
走出职教逆袭之路
这个学期,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的师生们正在筹备一系列打造泉州文化IP的项目——筹拍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辜鸿铭》、拍摄100集反映泉州风土人情的微电影……
“根植区域,面向市场,”吴其萃说,“华光职业学院30年来的发展,形成了‘显文化办教育、贴市场求发展、引行企进校园、融专业入产业’的办学理念。”学校开设10个专业大类38个专业,重点加强摄影、运动鞋服、艺术设计等3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倾力打造摄影摄像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并立项建设学前教育、现代康养、电子商务专业集群。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3个。
30年办学,学校为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在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100强中,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更是列全国第15位、福建省第1位。
初心如磐 博物馆折射优秀传统文化
一根高16.5米、直径0.5米、重达3吨的非洲花梨木桅杆刚被安放于福建省华光摄影艺术博物馆的中庭。这根有着500余年树龄的巨木,曾是一艘远洋巨轮的主桅杆。当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三十而立,还有什么比这根久经风浪仍坚劲的主桅杆,更能寓意一所爱拼敢赢的闽南职校渴望乘风破浪的开拓精神?
博物馆所在的华光文博园包括了20余处博物馆,是福建省首家集教学科研与文化旅游于一身的国家级文博旅游景区,这在国内外民办高校中都是罕见的。一座郎静山摄影艺术馆,让华光学子读懂了文化自信。吴其萃说,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华光的缘起正在于此。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校训,加强学校特色文化积淀,让学子养成特有文化气质,是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一直追寻的目标。
面向未来
探索职校高质量发展
投资近10亿元、占地近700亩的台商区新校区,已于2015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近3亿元、占地近200亩的“华光康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校长陈雅芳说:“是‘国之所需,吾之所往’的时代担当,让华光走得好,走得远。”
回应时代召唤,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学校形成了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增设与福建省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相关的近30个专业及方向,撤销停招过剩专业16个。学校坚持引育管培并举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通过境内外培养博士22人,入围省市人才计划近50人,吴其萃被评为全球“摄影术诞生180年180人”——人类摄影发展进步卓著贡献人物。学校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综合影响力。华光与泰国、新加坡、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6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境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并将获批招收留学生资格。
随着科技与教育进一步融合,大数据、“慕课”以及“翻转课堂”不断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华光人再次迸发创业激情:吴其萃和摄影学院副院长陈建强共同出资成立“华光在线”教育有限公司,以“在线摄影学院”为突破口,建设摄影APP平台,打造出服务广大专业摄影工作者和数以亿计的摄影爱好者的远景平台。
面向未来,华光将聚焦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和职业教育本科试点申报两大任务,坚持规模扩张与内涵建设同步,形成内生活力、外聚优势的良性发展态势。吴其萃说,未来30年,华光人将为建设一所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显特色、上水平的艺术类、传媒类应用型示范性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