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名 片
罗浪(1920年—2015年),出生于泉州德化,马来西亚归侨,著名音乐家、指挥家。1938年奔赴延安,当年考入延安鲁艺音乐系。历任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解放军第一所军乐学校校长,中央广播乐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军事教育片室主任、顾问等职。创作改编了近200首歌曲和军乐曲,曾指挥开国大典及1951—1957年国庆庆典的典礼音乐,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等。2002年荣获中国音乐界最高荣誉奖、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2014年12月荣获中国音协管乐协会授予的“中国管乐杰出贡献奖”。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天安门前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主席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伴随雄壮激昂的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第一次在世界人民面前奏响国歌的,是由近200人组成的开国大典联合军乐团,担任总指挥的是年仅29岁的泉州市德化县人——罗浪。
华侨青年勇赴国难
罗浪,原名罗南传,192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化县雷锋镇潘祠村。他的曾祖父和祖父均为私塾教师,父亲罗信尔原在家乡教书,为了躲避匪患,1927年举家逃往马来亚。
罗浪的父母都是爱国华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们在马来亚积极参与各种抗日救国活动,少年罗浪耳濡目染,也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罗浪在青少年时期独自回国求学,先后在家乡泉州永春、上海、广西等地辗转求学。求学期间,他目睹日寇的侵略给国家、同胞带来的苦难,开始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夏,他和十几个归侨青年一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甘当革命“吹鼓手”
在延安,罗浪先是进入陕北公学,后于当年年底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为第三届音乐系的学员。从此,曾经想成为工程师的罗浪与音乐结缘,并成长为我国军乐事业的重要奠基人。
罗浪走上音乐道路,与家乡泉州源远流长、厚重多元的戏曲文化浸润有关。他自幼喜爱音乐,故乡泉州是全国著名的“戏窝子”,有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戏、打城戏等多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剧种。儿时的罗浪在家乡就对戏曲中的民族乐器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永春读中学时,他和几名同学成立了鼓号队,任队长兼指挥。
在鲁迅艺术学院,罗浪师承冼星海、吕骥、向隅、李焕之等音乐名家,学习指挥与作曲。他勤勉学习,用功练习,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艺术养分。1939年5月,罗浪参加了由冼星海亲自指挥的延安鲁艺首演的《黄河大合唱》,是乐队的十六名成员之一。这年夏天,罗浪跟随华北联合大学的队伍开赴了晋察冀敌后根据地。年底分配到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战线剧社任音乐教员,1943年秋调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任音乐队队长兼指挥、作曲。
在敌后抗战的岁月里,罗浪跟随部队,一边与敌人周旋,一边创作抗战歌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罗浪不仅将《黄河大合唱》带到了敌后根据地,还把在延安鲁艺学习的音乐理论和创作技巧,运用在实践中,创作了大量歌曲及大合唱、歌剧等。他的许多作品在根据地广为流传,成为当时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巨大精神力量。
罗浪曾先后组建晋察冀抗敌剧社音乐队、华北军区军乐队等,尝试着把根据地传唱的革命歌曲改编成乐曲,在部队打胜仗的庆功会上演奏。
任开国大典联合军乐团总指挥
1949年,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华北军区承办开国大典,开国大典联合军乐团的总领队、总指挥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在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罗浪身上。
开国大典上演奏什么乐曲一直没有确定,在阅兵指挥部的筹备会上,对使用什么乐曲意见不一,有人提出使用当时国际通用的礼乐,那是德国的典礼乐;有人主张借用苏联的红色乐曲,而罗浪则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第三种意见:使用由解放区早已流行的中国革命乐曲改编的乐曲,作为我们的典礼乐曲。
会议主持人、阅兵指挥部主任杨成武将军,提出将三种意见报送中央决定。他个人倾向于罗浪的方案,会后让罗浪连夜写出列有具体曲目的详细方案报送中央。经中央各位领导圈阅后,最后毛主席批示:“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九个大字。这不仅是开国大典礼乐的原则,也成为新中国典礼音乐的准则。
经过紧张的训练与排练,在9月30日下午的政协闭幕会上、在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在万众瞩目中,罗浪指挥着临时组建的军乐队,使用缴获的战利品乐器,向世界奏响了一首首雄壮激昂的乐曲。在几个小时的演奏中,没有出现一点差错。
第九任军乐团团长邹锐说:“可以说是罗浪奠定了我们国家典礼乐的基础。”
一生为战斗而歌被誉为“军乐司令”
罗浪对中国军乐事业的贡献之一,在于对军乐人才的培养。1951年7月,罗浪奉命调回北京,组建解放军军乐团并任首任团长;1954年,他被任命为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兼军乐团团长,为全军的军乐系统编写培训教材;1956年他兼任我国第一所军乐学校校长,为全军输送了大批军乐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罗浪创作和改编了数十首军乐曲和礼仪曲。在军事教育电影方面,还组织拍摄了民兵教育片《地道战》《地雷战》及军事教育片等百余部。
在罗浪数量庞大的作品中,伴着无数人走完“最后一程”的《哀乐》,是其中影响最广的作品之一。《哀乐》是罗浪1945年根据北方地区的一支民间唢呐曲改编而来,是为祭奠在解放张家口战役中死难的烈士。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幕,随后在天安门前举行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上,由40余人组成的军乐队吹奏出经过再次改编的《哀乐》。这一深沉凝重的旋律首次在国家典礼仪式上被采用,随后被中央批准正式作为国家葬礼乐曲。
罗浪的作品大量出版发行,广泛流传,深受欢迎。他还主持编辑出版了成套的军乐总谱、管乐教材和军乐手册,并完善了一套简洁规范的“指挥旗语言”……尽管1955年他被授予上校军衔,人们却习惯称他为“军乐司令”。
2002年,罗浪荣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当时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傅庚辰说:“他(罗浪)在新中国军乐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无人可替代!”
2014年12月,罗浪荣获中国音协管乐协会授予的“中国管乐杰出贡献奖”。
省吃俭用支持家乡教育
在罗浪出生地雷锋镇潘祠村,村委会的“罗浪励志室”展示着罗浪生前使用过的文具、衣服、乐谱手稿等。他使用的皮带上,竟有5处断口,每个断口都用铝线小心串好,从铝线的新旧程度来看,断口是不同时期形成的。罗浪一生非常节俭,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却无比慷慨。
“我父亲的‘抠门’是有名的,每件东西都做到物尽其用。很多东西,他一用就是一生。”罗浪女儿罗晨笑着说。
罗浪的妹妹罗美莲对哥哥的节俭也深有感触,她说,以前家里接到哥哥回信后总是发现,信封就是之前他们寄的,哥哥看完信将信封翻个面再寄回来。1995年,罗美莲曾到北京的罗浪家住过一个月,为了省菜钱,当时已75岁高龄的罗浪,每天下午4点多,等到菜市场快退市了,才踩着自行车去买菜,“这个点,菜市场地上都是卖剩的‘菜尾’,非常便宜,一小堆才一块钱”。
生活中如此“抠门”的罗浪,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却无比慷慨。潘祠村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世纪50年代起,罗浪经常给家乡潘祠小学寄钱添置图书。1972年,当时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只有20多元,罗浪便将省吃俭用的1000元捐给潘祠小学,他还捐助过一位就读于音乐学院的贫困大学生。
2015年7月,这位中国音乐界的传奇人物,走完了他意义非凡的一生。生前,他曾嘱咐儿女,将他省下的10万元积蓄,捐给家乡的教育事业。2019年夏,在德化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家乡潘祠人用这笔钱设立了罗浪奖学助学基金,完成了他的夙愿。在罗浪精神的感召下,村里其他乡贤及乡亲也纷纷解囊捐款,助力“罗浪乡亲奖学助学基金”,从2019年起,已奖励优秀学子40人次,发放奖金近5万元。
心系故土赤子情深
罗浪对家乡始终怀着深深的感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4次回家乡。每次回家乡,罗浪在看望家中老人、与亲人相聚之余,总要去潘祠戴云山半山腰的盖云岐,看看出生的地方,看望村小学的孩子们,还去拜访德化县领导,为家乡的建设提出建议。“后来父亲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但心里一直挂念着家乡。”罗浪的四女儿罗静表示。
罗浪有7个儿女,他们自小都知道祖籍是福建德化,经常听父亲介绍家乡的山山水水。罗静退休后,罗浪不止一次对她说:“你到处去游玩,一定要去德化看看哦。”2009年秋,罗静第一次回德化,回北京后,她去父亲家中“汇报”。“父亲仔细询问家人和亲人们的情况,问我都去哪里了,有没有到盖云岐山上去看看……我把照片传到电脑,父亲一张张看,不时地说着,这里是什么地方,那里有变化了,这个是新建的,过去没有的……每张照片父亲都端详许久,寻找记忆中的模样,他说:‘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变化可不小。’”
罗浪生前最高兴的事就是接待家乡来的客人,与家乡人说说家乡话。“父亲90岁以前,每年都要参加北京的德化同乡会。”罗静还记得早些年,几个姐妹谁在家就陪同父亲参加,“父亲喜欢参加同乡会,不仅可以见到家乡人,听到乡音,会上还能听到家乡人说家乡的发展、变化,父亲觉得欣慰”。父亲十分关心家乡,每周从德化寄到北京的《福建日报》和《瓷都德化报》等,他都会认真阅读。
在罗浪卧室写字台的玻璃板下,多年来一直摆放着一张“蓝天碧水新瓷都”的图片,那是俯瞰家乡德化的图,罗浪每天看到家乡的蓝天碧水,如同家乡就在身边。
□本报记者 黄宝阳/文
本版图片均由罗浪之女罗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