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都市·社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3月16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乡贤捐资,捐草皮花木、亭子、石桌石椅
建设瀑布公园
村民有了“后花园”
现在水流较小,等到雨季水量大了,瀑布就更壮观。
这次种植的树木为50棵樱花树、40棵桂花树和100棵银杏树,多为乡贤认捐。

近日,南安洪梅镇洪溪村村民黄忠集再次来到瀑布公园,帮着植树、浇水。“这个瀑布公园,是村民们的‘后花园’!”他笑着说。记者获悉,这里曾是荒山野岭,青山深处有一座天然的瀑布和狭长的水涧,仅附近的农户和个别村民进来取水浇灌或踏青戏水。去年10月,洪溪村决定将此地改造为瀑布公园,供村民休闲纳凉,获得众村民、乡贤的大力支持,有的捐建亭子,有的捐草皮和花木,有的捐桌椅,共筹资70多万元。目前,一期已基本完工,二期建设陆续启动。

绿树成荫水流潺潺 成为村民休闲好去处

近日,记者进入洪溪村,入园的水泥路两侧已栽上桂花树。下车沿着条石铺好的小路往山里行进,沿途栽好树苗,泥土里还有一些野花破土而出。“这条石道600多米,两侧栽种银杏树,并在地上撒野花籽。”该村党支部书记黄宝川说,“春雨后,野花会陆续绽放。到了秋天,这条路就变成金黄的银杏漫道。”

曲径通幽,很快,记者进入三面环山的瀑布公园,凉风习习,水流潺潺。工作人员正在山坡、石道边种树。石道的尽头分别为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和一汪水潭,水潭上方是瀑布。“现在水流较小,等到雨季,水量会很大,到时候就非常好看。”他说,这次种植的树木为50棵樱花树、40棵桂花树和100棵银杏树,多为乡贤认捐。记者看到,樱花树的不少枝丫已冒出嫩芽。

“以前,这里荆棘杂草丛生,进来的路是土路,只有附近的农户来取水灌溉,个别村民来踏青。”他说,村民反映灌溉水源不够,村里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灌溉水渠。考察中,大家发现这里山清水秀、生态优美,村两委考虑到村里暂无一处村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公园,便多次开会研究,决定将这里改建为瀑布公园。

热心乡贤捐资捐物 助力瀑布公园建设

“听说村里要建公园,我们都很支持。”53岁的黄忠集说,他帮着出钱出力、出谋划策,现在有空时也会来浇花浇水。“平时和家人来散步,家里有客人,也会带来走一走,很自豪。”

“现在坐着的亭子,是乡贤黄新发主动捐建的。”黄宝川说,经营一家花卉公司的乡贤黄俊明听说村里将修建一座瀑布公园,立刻表示愿意无偿捐赠公园将用到的花草树木。后来,他根据实际需求送来了1万片草皮,以及树葡萄、海南黄花梨、金丝楠木、五色三角梅、茶花、桂花树、夜来香等名贵花草树木200多株。乡贤黄先生则捐了5套石桌石椅。为了规范管理,村里还成立瀑布公园管委会负责管理运营。

接下来,村里将继续筹资100多万元用于瀑布公园二期建设,包括出园1公里土路的硬化,以及停车场、公厕、太阳能照明等基础设施设备的增设,逐步完善村民们的“后花园”,助力建设美丽乡村、和谐乡村。“目前瀑布公园主要服务于本村村民。瀑布公园上方还有茶油园和农场,三期将修一条路,将瀑布公园和茶油园联通,打造生态园,供外来游客露营、游玩。”黄宝川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洪梅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整治荒山杂地,建设了包括洪溪村瀑布公园、六都村角落公园、山溪村微公园等在内的10个“口袋公园”,全镇村居“口袋公园”覆盖率达90%,让村民们“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本报记者 陈灵 黄耿煌 通讯员 黄耿鑫 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社区
   06版:都市·社区
   07版:热线新闻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资讯
   10版:经济·财富
   11版:经济·金融
   12版:地方新闻
   13版:健 康
   14版:清源 五味斋
   15版:文 体
   16版:看天下
守护绿色“活文物”
辉映古城生态美
提振消费信心 维护消费者权益
建设瀑布公园
村民有了“后花园”
鲤城召开全区刑侦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