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美国硅谷银行等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百年投行瑞士信贷集团(下称“瑞信”)也出现了大幅股价波动,恐慌情绪在全球市场蔓延。
瑞士国家银行:必要时将提供流动性
瑞信成立于1856年,在全球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今年2月,瑞信宣布2022年净亏损73亿瑞士法郎,连续第二年净亏损。3月14日,瑞信发布报告称,该行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且大股东拒绝援助。在多个负面消息冲击下,瑞信股价当地时间3月15日闪崩,盘中一度暴跌约30%,创历史新低,也引发欧洲银行股大面积崩塌。
瑞士央行瑞士国家银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当晚发表联合公报,表示美国银行业的问题不会对瑞士金融市场构成直接风险,“瑞信满足适用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高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如有必要,瑞士国家银行将为瑞信提供流动性”。
昨晚,瑞信银行发布公报说,该行将通过担保贷款工具和短期流动性工具向瑞士央行瑞士国家银行借入500亿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约合1.08美元)的贷款。
硅谷银行在前,瑞信在后?
硅谷银行在前,瑞信会不会步其后尘?
谈及近期硅谷银行事件,瑞信CEO科尔纳(Ulrich Koerner)称,尽管硅谷银行的倒闭在整个金融体系引发冲击波,但瑞信的投资者没有理由担心。与硅谷银行不同,瑞信的账面上几乎没有持有到期债券。作为一家具有系统重要性银行,瑞信在资本实力、资金和流动性方面遵循“截然不同的标准”。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多元资产高级策略师赛雅伦(Arun Sai)亦称,硅谷银行的倒闭并不代表系统性风险。这家银行处于特殊的危险境地。首先,它的多元化程度远远不及全球的许多同业。其次,它的风险管理控制薄弱。硅谷银行事件不代表全球将会出现信贷紧缩,因为欠缺多元化和薄弱的风险管理并非整个银行业的特征。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则认为,由于银行业危机从美国向欧洲蔓延,市场也开始担心整个金融系统的传染效应。引发本轮银行业危机的导火索主要是通胀下的加息浪潮。从美国的中小银行挤兑开始,整个金融链条中相对脆弱的环节开始被一个个发现并被放大,成为本轮危机的典型现象。但从考察银行业的主要监管指标来看,欧洲银行业的整体风险并不高。
德国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业专家均认为,欧洲特别是德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低于美国,一方面欧洲央行货币紧缩力度小于美联储,另一方面欧洲银行监管政策相比美国更严格,尤其是对小型金融机构监管方面。
不过,摩根大通分析师杜布拉夫科·拉科什认为,硅谷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只是银行业陷入困境的一个“征兆”,商业地产行业也存在严重隐患。
由于需求下降、利率上升,商业地产估值明显下降,再融资问题凸显。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警告称,商业地产行业目前处于危险之中。
欧洲评级机构范围评级公司最近也就欧洲的再融资问题警告说,今明两年到期的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中,有三分之一将面临重大的再融资风险。
加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加息之痛正在发酵,欧美紧缩政策会因此改变吗?无论是硅谷银行还是瑞信,这些金融机构都面临着同样的大环境,美欧正处于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为了对抗通胀而采取的加息举措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周浩称,事实上,银行业本身是受益于加息的,这对于欧洲银行业尤为如此。由于长期以来处于“负利率”,欧洲银行业的盈利状况一直不理想,这也导致了很多欧洲银行从金融危机以来就采取了“收缩”战略。从欧洲央行快速加息以来,欧洲银行业的盈利状况出现了明显改善,股价也迭创新高。但近期银行业危机事件频发,则反映出市场在担忧加息情境下的整体宏观风险。在此状况下,市场开始把希望寄托在加息周期提前结束、甚至降息周期提前到来。
最新消息
欧洲央行昨晚加息50基点
昨晚,欧洲央行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将三大关键利率上调50基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对于5月加息的幅度,欧洲央行并没有在声明中给出指引。欧洲央行在声明中表示,欧洲央行理事会正在密切关注当前的市场紧张局势,并随时准备在必要时做出反应,以维护欧元区的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中新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