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 4下一版  
  2023年3月19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印尼—中国泉州侨批文化交流论坛在我市举行,推动侨批研究和侨批主题文学创作——
昔日侨批跨海来 今朝两地“云”交流

本报讯 昨日,“印尼—中国泉州侨批文化交流论坛:侨批文化与印尼侨批漫谈”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论坛设中国、印尼双会场,借助海外社团联络员机制信息交流平台,以“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

本次论坛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关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侨批文化有关论述精神的创新举措,旨在充分挖掘侨批文化内涵,搭建海内外侨界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侨批研究和侨批主题文学创作,拓展中国印尼文化交流互鉴。印尼侨界同乡团体,文学界的乡贤、作家、学者和侨批爱好者,以及中国泉州侨界人士、作家、侨批专家等参加。

印尼客属联谊总会执行主席张和然表示,研究侨批非常有意义。小时候,他时常听到祖父、祖母委托水客给家乡的亲人寄信寄钱。一封封侨批不单是一张张纸,它寄托海外华人思乡的情怀、对家乡亲人的牵挂。“侨批浓缩了南来打拼的先辈们的创业史与家国情怀。”印尼华文作家协会主席袁霓线上致辞时说,曾经看到一位朋友母亲写给老家家婆的一封信,诉说海外生活不易,但是在信的末端写道“不管有多么辛苦,都一定会汇款给家乡,希望母亲买肉吃,要保重身体”,“从信中,我们看到了亲情、看到了思念、看到了生活,看到了坚持和打拼,看到了先辈们艰难的奋斗史和家国情怀,我觉得,挖掘侨批历史,通过我们手中的笔把它记录下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会上,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刘伯孳表示,印尼侨批的丰富性毋庸置疑,但是目前发现的数量少,估计占闽南侨批整体约1%,整个家庭或家族的侨批量非常少。“希望有更多的印尼侨胞加入侨批研究、侨批文学写作队伍。”泉州市文联副主席郭培明认为,侨批蕴含的诚信经营、分工合作、海纳百川、不断创新等精神文化内核仍然在海外华侨华人血液中流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侨批题材的优秀作品问世。”

“侨批”源于闽南语,“批”即为“信”,是海外华侨华人寄给中国国内侨眷书信与汇款的合称。作为“信款合一”的特殊家书,侨批漂洋过海,诉尽海外游子对故里亲朋的一片深情。2013年,中国“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作为著名侨乡,泉州近年来建立了福建省首个地市级侨批专门展示馆——泉州侨批馆,并连续举办两届侨批主题文学创作大赛,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泉州市侨联希望,与会专家、作家以论坛召开为契机,深入挖掘侨批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华侨文化,汇聚桑梓深情,共创时代新作,共谱时代新曲,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侨联、泉州市文联、泉州市档案馆、印尼华文作家协会、印尼雅加达客属联谊会、印尼南安同乡联谊会、印尼安溪公会、印尼泉州青年商会(世泉青印尼分会)共同主办,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学会、泉州市作家协会承办。

(本报记者陈凌鹭 中新社记者吴冠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都市·社区
   03版:清源/五味斋
   04版:综合新闻
每周对表促进度 服务群众“上好学”
泉州大桥新桥
建设进展顺利
今明天气
昔日侨批跨海来 今朝两地“云”交流
发挥政协平台作用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散装汽油销售
管理不能“散装”
阴雨为主 气温偏高
简明新闻
泉州市属国有资产规模跻身全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