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灿芬 陈智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南音薪火相传添佳话。3月19日,反映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内,经由两岸共通的传统拜师礼仪,台湾南音名师林素梅收下48名大陆亲传弟子,开创了南音“游子”在南音发祥地泉州收徒开课的先河。
1968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巴生市的林素梅,祖籍泉州永春,留学并落籍于中国台湾。40多年从艺生涯中,林素梅研习南音唱腔和乐器,并因此深深爱上中华文化。2001年落籍台湾后,她频繁往返于两岸参加南音交流活动,进而致力于南音的传承。2021年,已定居厦门的林素梅,被认定为南音非遗项目福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还作为台湾地区代表参加了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当天的拜师仪式以“弦管情、闽台缘”为主题。遵循南音师徒传承的传统礼仪,现场布设“郎君”(即南音始祖孟昶)像,“千秋弦管 薪传不息”八个篆体大字书于画像两侧。袅袅的南音礼乐声中,由菲律宾国风郎君社副理事长施荣焕担任司仪,原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正厅级巡视员庄晏成作为见证人,林素梅与其48名大陆弟子,经订立拜师帖、敬茶、同台演出等环节,正式结下师徒之谊。来自福建、台湾、香港等地的南音艺术家、传承人、爱好者,以及中国音乐学院等多个国内高校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总计200多人共同见证。
“泉州是我的祖籍地,也是南音的发祥地。我在泉州接受拜师帖、成为南音先生,犹如叶归根、鸟归巢,是心之所向。”林素梅说,这是她首次在大陆招收入室弟子。今后,她将以非遗传承人的自觉,为南音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毫不保留、倾囊教习。
在场见证的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谢万智表示,泉州南音先生外出教习南音自古有之,但像林素梅这样,南音“游子”回到南音发祥地成为先生,开了先河,是南音界盛事。这说明两岸文缘一脉相承,也验证了“共一轮明月、唱百代乡音”,南音是沟通海内外闽南人心灵的桥梁,更将助力南音在交流中传承创新,迸发新的生命力。
南音也称“泉州弦管”,以其古老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历史上,伴随闽南人出洋谋生的脚步,南音到台湾、下南洋,传播、扎根于世界各地。2009年,南音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