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泉州中心市区九一街百货站大楼下开设了一家爱心粥铺,免费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中午和晚上两餐。这家粥铺由吴泉等几个爱心人士一起筹资开设,另有一批义工一起打点(详见本报2020年9月3日第七版)。如今两年多过去,这份爱心惠及了更多人——第二家爱心粥铺日前在市区泉山路开业。昨日上午,记者探访了这家爱心粥铺。
□本报记者 吴志明 林劲峰 文/图
“粥很烫
要小心点”
昨日上午10点多,记者来到泉山路14号,只见粥铺大门上方和柜台正面的“爱心粥铺”“免费供餐”几个字特别显眼,店门口右侧还摆放着一个奉茶点。走进粥铺,几名志愿者正忙碌着,蔡端端在案板上切着生姜,旁边的陈女士将切好的生姜放到油锅里炸,“炒菜、煮粥的时候可以放点姜”。店内左手边的架子上放着两个电饭锅和两个不锈钢桶,其中一个不锈钢桶中装着刚刚煮好的粥。记者注意到,粥里放有胡萝卜、玉米、花生等食材,热气腾腾,冒着香气。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时有人前来领粥,大家都是自己带着餐盒过来。看到有人来了,志愿者王锦聪就走上前,将一份粥倒进对方带来的餐盒里,还不忘交代道:“粥很烫,要小心点哈。”领粥的人接过餐盒,连声道谢。
“环卫工吃粥容易饿 会额外给几个小面包”
看到穿着环卫工衣服的韩素霞走进来,王锦聪帮忙打好粥后,又多拿了几个小面包递给她。“环卫工是干体力活的,吃粥容易饿,我们会额外多给几个小面包。”王锦聪是附近居民,自己经营着店铺,知道这边需要志愿者,她早上一有空就过来帮忙。
韩素霞是安徽阜阳人,和丈夫来泉州从事环卫工作已经有五六年。“太感谢这些爱心人士了,这些粥和小面包够我们两口子吃一餐了。”收好饭盒,她又到旁边的奉茶点打了一壶茶。王锦聪介绍,奉茶点也是爱心粥铺设立的,附近一些商家看到这个奉茶点后,纷纷送来茶叶,很有爱心。
每天来打粥 她捐赠米油表达谢意
今年85岁的杜奋阿婆从粥铺开业至今几乎天天过来打粥。她说,自己就住在附近,老伴早年过世,孩子们都在外地,她一个人居住,平时懒得做饭,有了这家爱心粥铺,她打包回去后可以吃两餐。为了表达对爱心人士的感谢,她为粥铺捐了一包大米和一桶油。
记者在粥铺大门右侧墙上看到一张红纸上写着爱心人士捐赠物资的明细,大部分都是捐赠油和米,还有人捐赠小面包、蔬菜、腐竹、香菇、木耳等。大门左侧墙上则贴着一张粥铺常用物资的清单,“有不少爱心人士表示想要捐赠,却不知道该捐赠什么,我们就贴了这张清单。”王锦聪说。
选址有讲究 希望帮助有需要的老人
志愿者陈女士介绍,爱心粥铺3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之前筹备了一两个月,目前有志愿者五六人,都是附近自发前来的街坊邻居。粥铺目前只提供午餐,有咸粥、小米粥、燕麦粥等,有时候也会提供面和米饭。煮小米粥和红豆粥时,还会提供馒头。目前每天发放爱心粥100份左右。
说起设立爱心粥铺的初衷,负责人吴泉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越来越多老人需要得到帮助,希望爱心粥铺能够提供一种借鉴模式,普及到各地,让更多的老人和困难群体受益。而之所以选址泉山路,是因为这里独居老人比较多。泉山路爱心粥铺与九一街爱心粥铺运营模式相同,对外依旧不收取现金,日常开支由他和朋友组建的爱心群共同承担,“爱心群目前有50人左右”。
吴泉介绍,九一街爱心粥铺目前每天送粥200份左右,服务对象主要是环卫工和流浪人员。和九一街不同,每天到泉山路粥铺打粥的以独居老人和环卫工为主。他表示,目前因义工人手不足,暂时只能提供午餐,“希望可以借助你们的报道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义工队伍,目前义工服务时间是每天早上7点半至1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