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雄才多磨难,人的确是在磨炼中不断成长起来的。但是,历史上也有一些锋芒早现的不世之材,却因种种缘故不幸英年早逝,壮志未伸,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回首泉州历史,寻觅那些转瞬而逝的流星吧。
□本报记者 吴拏云 实习生 柯雅清 文/图
邓启元:过早陨落的年轻榜眼
清初,德化县新化里涂坂人(今浔中镇蒲坂村)出了一位才子名叫邓启元,其父邓炽,“沉毅好学”,是位有名的才子,写文章时经著典故之类都是信手拈来;其母则为清初名相李光地的外甥孙女,背后更是官宦大族。清乾隆《德化县志·卷14·人物志·文学》载曰:“邓启元,字幼季,邑西涂坂人,慧根夙赋,丰仪秀伟。安溪李文贞公见而奇之,曰:‘此子眉如韩元少,当大魁天下。’年十四游庠,家学渊源,沉酣古典,涉笔渊博奥衍,不可绳羁。”“李文贞”即李光地;而“韩元少”指的是韩菼,他是清康熙癸丑科的状元。当年李光地第一次见到年少邓启元时,便认为他日后会在科举上一鸣惊人。
邓启元14岁后进入德化庠当庠生,终日埋头苦读,成为“学霸”。雍正五年丁未(1727年),邓启元以德化籍参加礼部会试,中式第9名;同年殿试一甲第2名,钦赐榜眼及第。这也是科举时代德化县擢第最高之士。中国古代多用科考制度来选拔人才,但由于要通过层层考核方能金榜题名,有些士子即使一辈子都在寒窗苦读,也可能无望而终。邓启元却聪明绝伦,他在钦赐进士榜眼及第之时,不过是28岁之龄。今天德化蒲坂邓氏的霞坂祠(亦称“榜眼第”)即为邓启元故居。在德化土坂村上坂角落有邓氏开基祖邓炫肇建的“象牙堂”祠(今称“邓氏家庙”),内悬邓启元“榜眼及第”匾额,可见族人对启元榜眼及第有多引以为傲了。
榜眼及第后,邓启元即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后来又授武英殿纂修。雍正十年壬子(1732年),邓启元奉旨典试湖北秋闱。由于他名声在外,所以湖北“通经学古之士,咸走相庆”。对于评点士子试卷,邓启元不敢有丝毫懈怠,“闱中落卷数千,逐加评点,晓夜忘疲,竟成血疾”。忧劳成疾的邓启元返朝之后,又被委以参修《三礼》的重任,每日呕心沥血地“刻志编摩”。县志描述称“秘书阁中一灯荧荧,视寒窗困学,犹将过之”,邓启元为纂修《三礼》,每天拖着病躯漏夜览阅经卷。如此一来,其身体被彻底击垮,不出数月,竟不幸病殁。厚葬于安溪湖头五阆山。
邓启元去世时年仅34岁。他的英年早逝,让满朝文武为之痛悲,民国《德化县志·卷14·人物文学》称:“都门巨公皆痛惜而哭吊焉!”邓启元一生著有《周官考注》5卷、《礼记注》1卷。德化邓氏家庙内,至今还珍藏着三块古代的功名牌。这三块功名牌俱为邓启元而立,其一为“榜眼进士出身”,一为“翰林院编修”,另一为“湖北大主考”。三块功名牌都代表着曾经的一段辉煌,但谁能想象,在这些功名牌的背后是邓启元为之付出了怎样的心血与努力。
邓启元家庭背景好,科举登第早,为人勤勉实干、官声尤佳,入仕即为帝王赏识,无疑是当时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可惜天不假年,未能在史册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钱熙:精绝妙笔却至冷清收场
北宋年间曾有《三钓酸文》,史载“举世称精绝”,是流传极广的一篇“落第牢骚文”。该文有曰:“渭川凝碧,早抛钓月之流。商岭排青,不逐眠云之侣。”又曰:“年年落第,春风徒泣于迁莺;处处羁游,夜雨空伤于断雁。”这《三钓酸文》正是泉州南安人钱熙所作。
钱熙生于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字太雅(亦作大雅),北宋南安邑治(丰州)人。后徙居泉州郡城。钱熙的父亲钱居让,曾被泉州节度使陈洪进任命为清溪令。钱熙从小颖悟绝人,长大后更是“博贯群籍”,写得一手好文章。陈洪进非常器重这个“小熙子”,不仅将侄女许配给他,还想让他在自己手下任官。没想到这“小熙子”执拗得很,不肯当官也就罢了,还写了一篇《楚雁赋》来表明自己心迹,搞得陈洪进很没面子。可是钱熙的立场也并不坚定,没过几年,他还是乖乖在陈洪进的辖下担当起了巡官,专门掌管笺奏。
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中原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宝九年(976年)宋太宗即位后,政通人和。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审时度势,献漳、泉二州所辖14县归入宋朝版图。钱熙作为“前朝人”,主动放弃旧职,一心想通过参加科举来再取功名。对于科举,钱熙自信爆棚,可天不遂人愿,竟连续数年落第。他牢骚满腹,这才写下了天下闻名的《三钓酸文》。雍熙元年(984年),钱熙干脆直接拿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谒宰相李昉。李昉接过文章一看顿感惊艳,觉得这家伙还真是了不得啊!把他的文章展示给同僚看,寇准等人也是齐声夸赞。李昉为笼络钱熙,便命自己的儿子宗谔与他交往,后来宗谔、钱熙真成了无话不说的密友。雍熙二年(985年),钱熙再次参加会试,这回一蹴而就,顺利登进士第,补度州观察推官。
不久,钱熙从度州返朝。当时掌管吏部铨选的刚好是寇准,在他的大力举荐下,钱熙得以进入中书省试用,后迁殿中丞,获赐绯鱼袋。钱熙抓住时机,向太宗进《四夷来王赋》万余言。宋人文莹《玉壶清话·卷7》载:“钱熙,泉南才雅之士,进《四夷来王赋》万余言。太宗爱其才,擢馆职。有司请试,上笑曰:‘试官前进士,赵某亲自选中。’”钱熙得到宋太宗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史馆编撰。淳化年间(990年—994年),更是出任参知政事,眼看飞黄腾达在即。
可惜,才华横溢的钱熙在官场中的好运,似乎就此花光了。他随后因卷入同乡人刘言昌与重臣张洎的权力斗争中,结果被张洎参了一本,遭贬出京,随后到郎州、衡州等地任职。宋真宗即位后,钱熙的好友宗谔、杨亿素立马上表请求让钱熙官复原职。可是皇帝却无动于衷。后来,钱熙通判杭州,又被转运使奏劾,徙通判越州。接连的打击,让钱熙愤恚成疾,竟一病不起,年仅48岁便辞世而去。咸平三年(1000年),惠安进士李庆孙为钱熙作挽联:“四夷妙赋无人诵,三钓酸文举世传。”用以纪念这位曾如烟花初绽的好友。
《全宋诗》收录有钱熙留下的诗词,其中就有一首描写泉州清源山的,诗曰:“巍峨堆压郡城阴,秀出天涯几万寻。翠影倒时吞半郭,岚半凝处滴疏林。”
史于光:经学巨工沥血修府志
泉州文庙明伦堂旧有的楹联云:“圣域津梁,理学渊源开石井;海滨邹鲁,诗书弦诵遍桐城。”宋元之后,理学在泉州已渐呈繁荣之象。到了明代,经世致用的理学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阶段,以蔡清为核心人物所提出的理性主义价值,展现了充分的系统性、卓越性、深刻性、完备性,较之宋代理学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理学主义。与蔡清、陈琛、李廷机、张岳、林希元等理学名家相比,有一人却稍显低调,较不为人知,此人便是史于光。他一生有《易解》《四书解》《正蒙解》《补策学衍义》《三礼经传》《笋江集》等书遗世,在理学、经学方面皆有不小的贡献,以至于大学士史继偕在其所著《越章录》四卷中,将他与赵古愚(赵珤)列传同论。而“嘉靖八才子”之首的王慎中,也曾将他与陈琛、张岳、林希元相提,认为这四人在经学方面为“海内巨工”。
史于光,字中裕,明代晋江人。早年居住于笋江一带,故号“笋江”,亦作“笋江人”。据史载,史于光小时候家贫,但他“有志操”,励志读书,“性厌纷嚣,自适恬寂”,而且十分孝顺双亲。正德八年(1513年),史于光举乡荐,然而此时双亲已故亡。他叹曰:“仕不逮亲,又奚亟为?”意思是即使当官也不能侍奉双亲,这样急着出仕有何意义?遂不赴春闱,居家静休三年。后来,泉州的郡大夫们都急了,相约来劝他去参加会试,这才令他回心转意。正德十二年(1517年),史于光中进士,还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不过淡泊名利的他,看不惯官场虚伪的那套,不久就上书称疾返乡了。关起门来读书,大有一副要“大隐隐于市”的架势。亲戚得知后又都赶来劝他,敦促他要光宗耀祖,史于光无奈,只好再次出仕。不久即出任吏科给事中,这是个考察内外官、察偏纠劾的职位。史于光每五天就上书一次,针砭时弊,纠误正谬,件件切中事理,一时震动京城,人人争传他的奏文。可是不久,史于光又感为官太无聊,乞归故土,又“屏居”在家达4年。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世宗继位,翌年改元“嘉靖”。史于光此时再度复官,同时还干了件大事,那就是修纂嘉靖本《泉州府志》。嘉靖《泉州府志》修于嘉靖二年(1523年)至嘉靖四年(1525年),由知府高越主持,史于光是主修纂人。在编修郡志时,史于光呕心沥血地搜集素材,而且对材料的采纳“必断之典型”“不轻徇贵人指”,从不会让权贵左右修志方向。惜此志今已无存。不过史于光为南安九日山所作的一首诗却流传了下来:“九日山头向晓开,疏岚飞翠落舟来。莺藏春岸娇啼柳,犬隔寒溪漫吠梅。携酒期登聚秀阁,怀金欲买钓鱼台。可怜姜相峰前石,独宿无心云一堆。”
嘉靖五年(1526年),世宗掀起“大礼议”之争,史于光上疏极力反对张璁之说,结果得罪了世宗遭“封杀”。此后他的奏章也都被“冷藏”处理。见无处说理,史于光干脆又称病乞归。不过这回他尚未返乡,即卒于官邸中,年仅47岁。惠安人张岳替他处理后事,才使其柩回籍。张岳在他身故后,曾作祭文曰:“先生气寂而颛,貌和而肃,言不妄发,行必择义。其思湛静而不浮,其守确实而不贰,至于谈理必究指归,论事必引大体,责人不录瑕疵,固有道者也。”
史于光为官时“十余年薪俸之外无取一毫”,返乡后“生计萧然”,真是廉洁清正的典范。他在经学、理学上堪称“大家”,《闽中理学渊源考》称其“亦为当时开风教之先者,惜乎门徒莫考”。